“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管理思路的适应性调整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管理思路的适应性调整
更多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 高校管理 高等教育 社会适应性
【摘要】: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高校作为人才的输出和储备的重要领域,其教育和管理思路需要及时进行调整,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长远眼光的优秀人才。为此,高校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区域经济推进科技创新与智力支持,不断拓展人文交流平台。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电气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校管理 高等教育 社会适应性
【基金】: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管理思路的适应性调整”(JAS150134)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并不是一个实体的机制,而是需要通过全球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1]。在战略当中,将与中国之间形成双边机制,合作的双方都能够借用共同的发展平台对产品进行贸易,交互科技信息,从而形成一个合作发展的通畅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飞生,刘敏超;试论高校扩招后师资队伍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S1期
2 黄玲;如何帮助卫生中职学生走出高校扩招的困境[J];卫生职业教育;2002年11期
3 孟景舟;高校扩招的理论与经济背景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燕文权,丁克毅,邓晓琳;高校扩招与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0期
5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出路[J];四川统一战线;2003年09期
6 谭源渊;黄孙庆;;影响我国高校自主创新的若干问题[J];高教论坛;2007年01期
7 刘婷婷;;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初探[J];硅谷;2008年01期
8 韦庆辛;;试论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的重大意义[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3期
9 赵娟;;浅谈高校教育的改革与方向[J];经营管理者;2010年08期
10 王裕祥;;浅谈就业趋势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影响[J];黑河学刊;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明;;提升贵州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和建议[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黑龙江高教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组;;对我省高校“两课”评估的初步研究——黑龙江高教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司林波;;从经济人的视角看我国的高校扩招[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4 李漫红;苏明飞;;高校扩招背后——谈大众教育及其未来之路[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5 陈盛荣;;高校实施人才战略中若干问题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何彦;;也谈高校扩招[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7 陈昌礼;陈燕菲;龚维;耿們;;高校扩招背景下工科专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浅析[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恩胡;;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激励[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9 王恩胡;;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激励[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林;谢梅;;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三生教育”中的作用[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薇;重庆减慢高校扩招速度[N];人民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任敏;同分考生增多部分高校扩招[N];北京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夏越;民办高校教师从哪儿来?[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新华社评论员;稳定高校扩招 做好就业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春;高校扩招 别“发烧”[N];科技日报;2000年
6 ;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N];人民日报;2002年
7 张魁兴 河北 职员;谨防高校像国企一样倒闭[N];华夏时报;2007年
8 周琼 于宁;众多高校面临还贷危机[N];云南政协报;2007年
9 王攀;高校扩招谨防“大跃进”[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李昕 廉维亮;高校扩招是否带来就业难[N];人民政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达轩;论地方中心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毛勇;中国公办、民办高校在教育市场中竞争的公平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戴凤燕;高校扩招与国民受教育水平、教育不平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6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赵惠君;“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沈仲丹;高校激励模式有效性的权变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丁岚;“985工程”实施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庆辛;新时期中国高校稳定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李晓彤;基于双重性人才需求的高校双重教育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赵艳丽;我国高校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胡春;江苏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秦立强;我国民办高校规避倒闭风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魏佳;关于民办高校招生问题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褚诗茜;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8 冀丽;陕西民办高校辅导员流失控制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9 高松;高校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吴朝军;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18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11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