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美剧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21世纪以来,各类文化交流碰撞,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加快了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美剧借助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其强劲势头中充斥着美国的一些价值观,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如:物质至上、自主意识、个人英雄主义、奋斗精神和冒险精神等。大学生是美剧受众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身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剧中隐含价值观的影响,其中消极影响对我国高校开展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因此,研究美剧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和研究领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研究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并对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和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等核心概念的涵义作了界定。第二章:美剧影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这一部分属于实证研究。主要是借助SPSS数据分析技术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访谈结果,分析了大学生观看美剧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美剧对大学生目标价值观的影响情况、美剧对大学生手段价值观的影响情况、美剧对大学生规则价值观的影响情况,并基于分析得出基本结论。第三章:美剧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理论分析。这一部分属于理论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美剧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理论分析,即:心理上——从认知、情感、意志过程角度进行分析;文化上——从美剧中的多元文化既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碰撞,又与大学生群体亚文化交融的角度进行分析;相关理论上——借助培养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和环境论分析美剧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第四章:引导我国大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的启示与对策。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美剧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启示;第二部分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引导我国大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要遵循的三条基本原则;第三部分是在遵循原则基础上提出的引导我国大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的具体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义丹;穗港大学生价值观的比较分析及教育对策[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张炳武,刘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3 韦莹,王涛;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4 陈景云;制约大学生价值观诸因素分析[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5 王观龙;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群众;2000年05期
6 朱曲平,汪松明;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几点思考[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7 刘志明;论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现代化[J];思想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8 温瑞章,任茂桂;对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探讨[J];探索与求是;2001年11期
9 王凤云;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特点[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年05期
10 林艳;孟鑫;;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佩珍;;嬗变与应变: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若干思考[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邸军莲;雷育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应处理好的几对矛盾[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陶塑;许燕;;北京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及相关因素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耿巍娜;张磊;;社会实践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2辑[C];2014年
5 张海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秀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思考[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7 张盛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水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A];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2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3年
8 许燕;王芳;;社会变迁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9 胡近;;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与教育探讨[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陶塑;许燕;刘嘉;;北京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及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陈敏;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3年
2 徐东升;求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思路[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石国亮;将多样多元价值观统一在社会主导意义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山东师范大学 王鹏;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因素[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沈旭 张帆;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调查与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抒点晴;该怎样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变[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孙彩平邋曹凤 赵彤;网络游戏影响大学生价值观[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8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周春燕;努力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9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贺荟中;价值澄清:从自主选择到自我维护[N];解放日报;2012年
10 郝俊英;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初探[N];河北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雪莲;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杨金保;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4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玉琴;对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阚妮妮;“90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任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丹;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1年
5 张国艳;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永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叶明昌;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重构[D];苏州大学;2006年
8 喻永红;当代不同类型大学生价值观系统比较及教育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綦玉帅;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D];苏州大学;2002年
10 肖云刚;当前城乡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66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166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