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至今,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很多国内外敌对势力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各种歪曲和否定,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民主化的赞歌不绝于耳。国内很多人被这种言论所迷惑,特别是新世纪成长起来的学生居多。在这种思想混乱渐现端倪的时候,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加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巩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根基,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阔步前行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来实现的,为此国内各高校在探索和借鉴中总结出了很多教学内容和方法,尽管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建设中取得了很多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暴露出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教学上,教学的方式、形式和内容跟不上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当今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和信仰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学生们需要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社会上热点问题和矛盾给出正确合理的解答,但现阶段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不能完全达到这个要求。再有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信仰等因素,以及当今网络的快速发展普及,如何加大网络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传播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西方思想的渗透,率先抢占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教育的制高点,争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主动权等方面都需要我们教育者加倍努力,为取得优秀的成果而奋斗。为此,本文查阅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以及近年来专家学者的文章,对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进程进行概括,在概括的过程中找出当今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对当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在找到问题后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主要分三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概括性的介绍,分析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状,为问题成因的分析做铺垫;第二章节是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成因分析,分析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到问题的源头为后面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好铺垫;第三章节根据前面的分析,对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水平的对策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哲;广东专家学者座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J];学术研究;2001年07期
2 梁渭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文献[J];学术研究;2001年08期
3 陈东运;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考[J];昌吉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4 侯衍社;面向未来 发展创新——“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研讨会”述要[J];学术界;2001年02期
5 陈卫平;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J];探索与争鸣;2001年10期
6 李贵,孙秀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微[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7 马京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又一新境界 学习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J];前沿;2002年07期
8 聂资鲁;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碑》[J];学海;2002年01期
9 ;与时俱进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3年05期
10 薛汉伟;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经验总结[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人才培养[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葛序太;杨士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卓敏;;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性[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4 李建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总序[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5 冯文华;;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五个二级学科之间关系的一点思考[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李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与学科建设[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周纪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八十年[A];峥嵘岁月 磅礴绚丽——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8 赵丽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机制及其运用[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顾海良;;做好“三个代表”思想进课堂工作[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10 宋晓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根本指导思想[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时代风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徐崇恩;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几点认识[N];吉林日报;2010年
3 纪宝成;努力澄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N];人民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斯敏;“尽心尽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N];光明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锋;坚定理论自信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北京大学教授 梁柱;一部澄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的新著[N];光明日报;2013年
7 陈学明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看家本领”[N];解放日报;2013年
8 实习记者 赵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当代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惠吉星 王彦坤;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N];河北日报;2002年
10 何树宏;为什么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始终是全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N];人民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淑香;中国共产党民主反腐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赵兴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媛;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方法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郑娜;以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为视角的理论和实践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鲁思琪;论十月革命后列宁关于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坤;马克思公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辽宁医学院;2015年
5 黄毅;恩格斯晚年理论探索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李佳芹;文化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东西方发展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7 段瑞芳;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慰陈;北京红十字会的组织实践及其现实启示(1928-1949)[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时光;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构建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10 徐蕊;改革开放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1978-1992)[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08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208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