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五所院校为例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五所院校为例
【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发展的需要,是民族地区应用型高等院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调查发现,民族地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体呈正态分布,处于较好水平;其创新精神在主观维度上反映出标新立异性和反思性相对较强,而批判性、灵活与变通性相对较弱;在客观方面受同伴影响较大,大学课程也对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但教师的支持相对较弱。建议加强对民族地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持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搭建好有利于"朋辈引航"的创新平台,提升教师对创新精神培养的支持力度,发挥民族文化的育人功能,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KY2016YB654) 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2015年项目(KY2015LX700) 广西高校人文社科2013年项目(SKl3YBl55)
【分类号】:G645.5
【正文快照】: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审视国内外发展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开辟了我国创新发展的新境界。人才是事业之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玲;;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0年11期
2 郑永进;;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单青;沈文嘉;;浅谈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张泽一;王树兰;;构建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2年Z1期
5 范君晖;;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激励机制[J];高教论坛;2012年09期
6 范文超;;应用型高校物理实验出现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办法[J];现代交际;2013年07期
7 李蓉晖;张玉凤;;大学生创业指导课在应用型高校中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年24期
8 朱云仙,郑世良;对技术应用型高校学科建设的认识与构想[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赵金昭;张少文;吴相锋;;应用型高校核心能力建设“三元互动”理论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10 杨锐;;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晓东;赵锴;;应用型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探讨[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孟菊娅;;应用型高校学报若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俞路石;安徽29所应用型高校“结盟”[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陈程;建一流特色应用型高校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N];哈尔滨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叶辉;应用型高校的生命线[N];光明日报;2003年
4 熊焱生 钱月航;常工院要建成高质量有特色应用型高校[N];常州日报;2008年
5 夏俊邋陆一波;三区联动培养创新技能人才[N];解放日报;2008年
6 记者 俞路石;安徽应用型高校试行三学期[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德州学院党委书记 任运河;应用型高校融入地方下好“三步棋”[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李顺利;建设技术应用型高校[N];中国纺织报;2006年
9 安徽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汪元宏;应用型高校的创新之路[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圆妹;基于“五进”活动的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何玉洁;韶关学院向应用型高校转型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章大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9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20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