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文学教材中“民族性”的理论表述之考察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文学教材中“民族性”的理论表述之考察
【摘要】:文学理论课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必修课程之一。相应的文学理论教材,在传授文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制至今已有60余年,但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教材的产生和发展,其研究目前仍存在不足。本文从“民族性”的角度出发,以个案研究的方法梳理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轨迹,针对当中的理论性表述进行分析。作为对照,同时选取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流文学理论教材,考察教材中“民族性”理论表述的历史演变和话语内涵。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两者之间虽存在着互为依存的内在联系,但在话语表述上呈现出一种分割的现象和二元对立性的思维,没有达到一种有序对话的层次。有机多元的文论话语建构,有利于推动两个学科之间的有效沟通、为文学理论教材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0-4;G6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经武;民族文化、地域人生与世界时潮的交融——关于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走向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栗原小荻;论中国精神文明与少数民族文学之关系[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2001年03期
3 ;少数民族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1年05期
4 ;少数民族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1年12期
5 栗原小荻;时间作证:日月与江河共存——《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评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8期
6 李明泉,刘彦武;四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评《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8期
7 哈斯乌拉,朱秉龙;谈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与先进文化思想——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J];内蒙古宣传;2002年06期
8 ;少数民族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2年05期
9 ;少数民族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2年07期
10 ;少数民族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庭望;;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的创新[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2 吴重阳;;关于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的几点说明[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5)[C];2006年
3 杨玉梅;;2011年少数民族文学:资源优势开掘与生命意识觉醒[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1)[C];2012年
4 张淑云;;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现代转型[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5 李鸿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书写的世界性因素和世界性意义[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6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资料搜集工作的通知[A];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全记录[C];2014年
7 申元初;;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现象扫描与思考[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国亮;;论十七年少数民族诗歌的乡土生存[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9 梁庭望;;从区域共生到中华趋同——少数民族文学演化规律刍议[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10 杨春;;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刍议[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强邋田蕾;我国首家少数民族文学馆在内师大盛乐校区奠基[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2 姜炳浩;第二届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学奖评奖结果揭晓[N];文艺报;2008年
3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会议举行[N];文学报;2008年
4 刘君瑶;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翻译队伍不断壮大[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李冰;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事业[N];文艺报;2011年
6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李冰;繁荣少数民族文学事业[N];人民日报;2011年
7 记者 张贺;繁荣少数民族文学事业 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N];人民日报;2012年
8 白崇人 (回族);对少数民族文学的两点思考[N];文艺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王国平;少数民族文学: 藏在“深山”待人识[N];光明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黄尚恩;2012年,少数民族文学如此引人注目[N];文艺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祖君;论汉语文学期刊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D];四川大学;2007年
4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豪爽;文化超越与审美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历达;论新时期满族女作家的小说创作[D];辽宁大学;2015年
2 叶倩;新中国文学教材中“民族性”的理论表述之考察[D];暨南大学;2016年
3 杨凡佳;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的当代形态[D];云南大学;2010年
4 冀爽;从少数民族文学的读者反映进行话语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5 陈燕;80年代以来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学中的萨满教女性观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6 李翠香;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与文学思潮演进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兰兰;中心与边缘[D];河南大学;2008年
8 冯超;关纪新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9 彭松;“和而不同”——新时期土家族文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荣;写“羌”与读“羌”[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62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262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