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广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师范大学》 2006年
广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李东航
【摘要】: 本研究以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原理为基础,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运用文献法、调查法等方法,阐述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重点分析当前广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广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的策略。 首先,分析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决定因素,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从而从根本上制约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和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另一方面,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通过对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分析,本研究认为适应性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分析广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本研究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区域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区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区域劳动技术结构的适应性和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布局结构的适应性等四个方面为切入点,对当前广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广西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没有能够充分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提高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才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 最后,提出提高广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的策略。根据当前广西区域高等教育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要提高广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要按照“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实施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一是要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二是要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优化广西高校专业结构;三是要适应区域劳动技术结构特点,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四是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实现广西高校的合理布局。 总之,提高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不但符合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广西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姜开岩;;区域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研究——以L大学为例[J];教育与经济;2011年02期
2 刘文晓;胡仁东;;试析高等教育增长极——以江苏省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许金龙;;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1期
4 李彩丽;;从新《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引发的思考——以广西为例[J];山西档案;2011年04期
5 刘祖良;;我国大学集群状况研究:动力·生态·展望[J];学术论坛;2011年06期
6 刘祖良;高桐杰;;我国大学群集聚—溢出发展研究:模式·状况·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8期
7 ;广西之迫[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5期
8 吴俊;;委婉语在民族地区高校外语专业新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广西区普通本科院校为中心的讨论[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吕观盛;;基于CNKI的广西高职高专学报网络传播现状对比分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刘磊;;从桂越贸易与广西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看广西对外贸易发展[J];梧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霞;;中国区域教育机会平等与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益民;;区域高等教育规模与人力资源增量的实证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立新;吴绍春;;论区域高等教育的组织制度安排[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吴兴国;;广西冬季重大霜冻天气过程特征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感谢[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谨启;;后记[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黄荣坦;卢成晓;;中国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均衡关系的动态模型[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洁宏;;广西区卫生防疫站SPF级动物实验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探讨[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梁家幸;赵武;李斌;李茂宁;梁保忠;何颖;陈云霞;肖爱欢;刘芳;姚瑞英;黄安国;蒋玉雯;蒙文娟;粟金英;黄伟坚;;广西猪羊流行性乙型脑炎血清流行病学初步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刘琳;;广西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进宇;[N];人民政协报;2003年
2 记者 罗霞 陈云芬 罗蓉婵;[N];云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刘复;[N];南宁日报;2011年
4 记者 卢国武;[N];广西政协报;2011年
5 记者 吴清海;[N];东方烟草报;2011年
6 覃皓;[N];中国档案报;2005年
7 记者 许恒 通讯员 陈建科;[N];中国医药报;2011年
8 麦佩纳;[N];南宁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周文涛;[N];广西日报;2004年
10 特约通讯员钱国华;[N];中国职工科技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韩海彬;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收敛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宋旭峰;建国以来江苏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宋承祥;教育结构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邵争艳;中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评价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鲁克亮;政治腐败、认同危机与政府应对[D];四川大学;2007年
7 樊端成;近现代广西农业经济结构的演变透视[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周仲高;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的地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航;广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栗新燕;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廖娟;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魁;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5 李小庆;区域高等教育竞争现状及理想格局的形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禹跃昆;广西区直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8 (此夕)晓虹;区域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与教育均衡发展[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欧阳润清;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向燕;区域高校联盟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广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4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3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