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意见群体”: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关键向度——基于广东不同类型高校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6 10:03

  本文关键词:“新意见群体”: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关键向度——基于广东不同类型高校的实证分析 出处:《高教探索》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 新意见群体 舆情治理 实证 策略


【摘要】:意识形态是国家发展之魂,舆情治理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我国高校中出现的"新意见群体"使校园网络舆情态势发生了新变化。通过对广东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充分掌握"新意见群体"的现状与生成特征以及产生动因。基于治理理论,高校除了保障言论自由以及与媒体进行互动传播之外,还要与"新意见群体"形成互动和对话关系。创新网络舆情治理,应该注入"主流价值观",引导"新意见群体"走出"拟态环境";加强与"意见领袖"良性互动,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培养"新意见群体"民主意识,形成舆论倒逼机制。
[Abstract]:Ideology is the soul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public opinion governanc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ideological work in recent years. The appearance of "new opinion group"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s changed the situation of campu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e questionnaire analysis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overnan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ot only guarantee the freedom of speech, but also interact with the media.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form an interactive and dialogue relationship with "new opinion groups". To innovate the governance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we should inject "mainstream values" and guide "new opinion groups" out of "pseudo environment";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with "opinion leaders" and guide the correct trend of public opinion; Cultivate the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 of "new opinion group" and form the mechanism of public opinion.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基金】:2016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视域下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2016MZXY34)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社会转型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喉舌和社会变革的倒逼力量。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政治生态和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形势向好,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我国媒介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使社会舆论的生成机理、运行机制和受众群体的思维走向也发生了变化,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英杰;马海红;赵治;;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实务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4期

2 马春来;;论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及管理[J];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张鹏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11期

5 李昌祖;周杰;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及其研判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0年05期

6 周岚峰;;大学生网络舆情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7 李彦丽;;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J];信息系统工程;2011年02期

8 李尚旗;;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及其管理[J];学术论坛;2011年02期

9 许灿荣;;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主体[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6期

10 赵文;李珊;余重远;李瑞;;高校网络舆情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海涛;张福蒸;王义;梅涛;;通过信息技术提高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能力[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温志嵩;;网络舆情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探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泉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林宏;提升辅导员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能力[N];福建日报;2013年

2 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彭泰中 廖冰 张广来;高校网络舆情安全评价研究[N];山西青年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王鸣琦;学生在哪里,网络就延伸到哪里[N];陕西日报;2012年

4 武汉大学宣传部 王怀民;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 陈纯柱 谢俊;建立高校网络监控势在必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 吴秀霞 秦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探索网络文化建设新路子[N];光明日报;2011年

7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马德秀;守护大学生的“第三课堂”[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石新宇;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晔;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徐建勋;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伊甜园;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尹言太;中国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发展与引导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李文静;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6 刘东X;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7 刘惠瑛;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8 郑浩;网络舆情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9 袁黎;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成因分析及化解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杨俊娇;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87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387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b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