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成果的影响机制——兼论大学生学习经验的特殊性
本文关键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成果的影响机制——兼论大学生学习经验的特殊性 出处:《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院校影响模型,问卷调查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经验,进而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学习成果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成果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要因素有教学方式方法的效果、学生主动学习、大学教育对能力与素质的强调程度、学生满意度、学业任务以及时间分配。尊重学生的专业志愿,提升其专业兴趣,对学生学习成果和人生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多元教学方式方法的使用、师生互动或教学要求等有效教学行为只有对学生满意度,尤其是其主动学习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才能促进学习成果的提升。研究结果一定程度揭示了我国大学生学习经验的特殊性。
[Abstract]:In effect model 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experience of undergraduate learning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hen us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learning outcom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actor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China's undergraduate learning outcomes are teaching methods,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college education emphasis on student satisfaction the degree of quality and ability, learning tasks and the allocation of time. Respect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volunteer, to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interest, have the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life development; use of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or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effective teaching behavior only on student satisfaction, especially the active learning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behavior, in order to promote learning outcomes improved. Research results to a certain extent reveals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our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particularity of it.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C09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720151010,20720151122) 国家留学基金
【分类号】:G642
【正文快照】: 一、大学生学习经验调查:评估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发展已逐步被确立为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主流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并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主要是指“由学习而导致的个人转变和收益”[1],“是期望学生在经过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亮;朱德全;;学习体验的发生结构与教学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2 郁小萍;中国学生留英学习体验调查[J];现代外语;2001年03期
3 黄力远;陈芬;;在独立学院的教学中创造有意义的学习体验[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3期
4 王海东;;中国留美学生的网上学习体验:文化的影响[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5 邓颖;罗艳华;李桃;;基于网络PBL教学环境下医学生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年18期
6 严彪;;同济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成果专辑 前言[J];上海有色金属;2008年01期
7 马玉露;;日本大学本科生的研究素质培养模式初探——以日本酪农学园大学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8 陈世瑛,韩维仙,张达明;大学本科生素质及其特点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1997年04期
9 石岩;浅析大学本科生的培养与就业存在的问题[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孙婕;尹国友;陈兰英;刘瑞芳;杨海波;;大学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探索[J];黑河学刊;2012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同济大学本科生可做“国家项目”负责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通讯员 严航 陈琛 肖安东;武汉大学本科生院:“三维融合”育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4年
3 记者 储召生 张兴华;山东大学本科生“第二校园”长本领[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记者 陈华;自明年起每年50万元[N];宁夏日报;2008年
5 姜知然;大学毕业生好尴尬[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东霞;河北大学本科生“微信依赖”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2 刘建如;中美一流大学本科生录取制度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宏宇;H大学本科生“考证”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鞠斐扬;扬州大学本科生学习参与度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5 姚笛;东北大学本科生公民意识状况的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张巧玲;美国大学本科生学术支援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彭春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杨召霞;云南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现状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9 屈廖健;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的中美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叶超;南京大学本科生教育目标与期望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00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0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