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新媒体阅读现状、影响因素及改善途径——基于五所高校学生数字化阅读调查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新媒体阅读现状、影响因素及改善途径——基于五所高校学生数字化阅读调查 出处:《开放教育研究》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法调查高校学生新媒体阅读的时间、方式、内容、来源、阅读行为及效果、阅读需求等,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因素及改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基于移动设备的阅读已成为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首选,新媒体阅读中很少发生标注、批注等类纸质阅读行为,阅读缺乏深思、理解、交流和创新,缺乏适合专业学术类的阅读内容和工具,浅阅读增长明显,深阅读每况愈下。阅读内容、阅读工具和平台、阅读素养成为影响高校学生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而阅读工具和平台制约着阅读内容的质量和阅读者的阅读素养。基于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了改善高校学生新媒体阅读效果的若干建议。
[Abstract]:This study uses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o investigate the time, way, content, source, reading behavior and effect, reading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igital reading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nd the ways to improve i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ding based on mobile devices has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read digitally. New media reading rarely occurs in the marking, annotation and other types of paper-based reading behavior, reading lack of reflection,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and innovation, lack of professional academic reading content and tools, shallow reading growth. Reading content, reading tools and platforms, reading literacy becom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ading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Reading tools and platforms restrict the quality of reading content and readers' reading literac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reading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new media.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
【基金】:河南省软科学项目“自媒体冲击下青少年生活方式嬗变与重塑研究”(142400411356)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性阅读研究”(A1308)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手机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引导机制研究”(14CSH040)
【分类号】:G645.5;G792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阅读是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潘双林,2012)。受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影响,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接触率持续增长。2015年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邦城;;试论不公平的原因或影响因素[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7期
2 郑士贵;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模式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3期
3 徐德斌;;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年07期
4 林翰雄;;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5 水志国;浅析中东女子教育影响因素[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年04期
6 王丽君;中学生违规行为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9期
7 李莉;;学校欺负行为的类型、特点及其干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左晓瑛;;论大学生体育消费现象[J];商场现代化;2007年21期
9 魏淑清;;区域就业差异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琼州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姜志静;;影响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海峰;张向葵;;国内外关于身体自尊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程秋生;李建丹;程建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渭玲;;大学生在生活中的暴力接触及影响因素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宁式颖;郑璐;李响;惠文佳;;青少年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范巍;王重鸣;;个体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腾;;铁路青年创新能力主观影响因素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青春;高兴;;半个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速度赛马成绩及影响因素的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李洪_";周代全;黎川;;数字化X线摄影床旁照片体会[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晓凌;沈萌;邱君;;河南省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10 马文杰;冯中朝;;湖北2004年度水稻生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兴业期货高级研究员 施海;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商品外弱内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2 山西山煤宁武晋海洗煤有限公司 赵云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探究[N];山西科技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曹乘瑜;政策是医药股最大影响因素[N];中国证券报;2013年
4 本报特约分析师 张春良;影响因素不一 麦价“内稳外弱”[N];粮油市场报;2013年
5 记者 曲德辉;下半年信贷投放存在两方面影响因素[N];期货日报;2009年
6 郝前进 王淼薇 复旦大学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企业生存发展及其影响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二级教授 谷子林;獭兔行情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N];河北科技报;2013年
8 李海辉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利率曲线:影响因素与改革方向[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9 通讯员 刘依;2009中国汽车市场影响因素研讨会召开[N];中国石油报;2008年
10 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经济增长要考虑更多交互影响因素[N];上海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磊;组织信息化过程中个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申洪源;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聂鑫;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素和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芦鹏宇;基于自动议价系统的议价结果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吕一博;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骏;用户接受网上银行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孙东;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8 王馨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沁芳;电子商务用户信任影响因素建模及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杨玉英;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兰平;本科生工程领导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徐姗;微信公众号用户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刘旭红;农民进城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耿美琼;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15年
5 徐荣荣;高中英语课堂学生沉默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梦阳;大学生信用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岩峰;高中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8 虞亚君;大学生奉献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于伟红;环首都经济圈外来人口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阳;河北省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00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00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