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考察及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考察及对我国的启示 出处:《高教探索》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等教育内部问责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也是促进美国高等教育自我检测、自我改良、强化教育参与者责任意识的治理机制。内部问责可以促进我国高校解决资源浪费、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借鉴美国经验,我国要建立涵盖教学环境、课程、科研、师生素质等方面的高等教育内部问责机制,并扩大内部问责参与主体、丰富内部问责实施方式、赋予院校研究机构内部问责职能。
[Abstract]:The internal accountabi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policy of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also promotes the self-examin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the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of educational participants. Internal accountability can promote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olve problems such as waste of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opacity. For reference of American experience, our country should establish a teaching environment, curriculum,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internal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exp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internal accountability, enrich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accountability, and endow research institutions with internal accountability functions.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分类号】:G649.712
【正文快照】: 放眼全世界教育发达国家如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已成为完善高校治理、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联邦教育政策。[1]因此,分析美国高等教育内部问责的缘起、现实功能与实施措施,并探讨我国建立高等教育内部问责制度的路径,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鸿,曾山金;我国开展院校研究的若干策略[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为院校研究呐喊[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6期
3 徐敏;质的研究方法在院校研究中的运用[J];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4 吴明忠;法眼和钱眼:深化中国院校研究的两维视角[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5 代蕊华,王斌林,戚业国;院校研究:理论、方法与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6 周川;院校研究的职能、功能及其条件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吴绍春;;关于院校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吴明忠;;法眼和钱眼:深化中国院校研究的两维视角[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刘配欢;李望平;;高校发展风险与院校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7期
10 侯志军;;试论院校研究的基本过程[J];江苏高教;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振权;;院校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模式演进的“欠发达经验”——以新疆个案为例[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周川;院校研究:大学管理决策的“手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武汉大学 殷朝晖;让院校研究推进院校管理科学化[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中国农业大学 张红伟 李冬梅 钟占荣 戴晓曦;让规划成为高校发展的战略地图[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俊超;开展院校研究 推进我国现代大学管理科学化[N];中国教育报;2014年
5 周怀立 李文峰;《大学自我维持研究》出版[N];湖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国春;美国院校研究的性质与功能及其借鉴[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兴琳;美国院校研究探析[D];汕头大学;2006年
2 李涛;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院校研究实践模式的构建[D];重庆大学;2007年
3 姜贞;美国“院校研究”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董晶;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院校研究探析[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5 闫敏姣;问题与对策:中国院校研究现实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夏立芹;院校研究的历史和发展探究[D];长江大学;2012年
7 毛玲;美国院校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白景辉;我国院校研究的现状及前瞻[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王冰;院校研究学术史考察[D];黑龙江大学;2016年
10 吴海丽;高等学校院校研究探析[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01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0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