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系统思维:理工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体系探析

发布时间:2018-01-15 22:09

  本文关键词:系统思维:理工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体系探析 出处:《系统科学学报》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理工科大学生 批判性思维 课程体系


【摘要】:批判性思维是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得以提升的逻辑前提与驱动力。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批判性思维培养得以可能的现实支撑与实现路径。由哲学导论、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智慧、逻辑学、科学思想史、科学技术哲学与科技前沿专题讲座七门课程构成的"3+1+3批判性思维培养课程体系",可以从不同维度有效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批判性精神与批判性技能。当前的"慕课浪潮"可以为理工科大学生践行批判性思维培养提供重要依托或补充。
[Abstract]:Critical thinking is the logical premise and driving force to enhanc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is the realistic support and realization path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Chinese philosophical wisdom, logic, history of scientific though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hilosoph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ntier lectures constitute seven courses of "313 critical thinking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ritical spirit and critical skill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and the current wave of "admiration for courses" can provide important support or suppleme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中央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16CX04029B)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改革项目(JY-B201240)
【分类号】:G642
【正文快照】: 理工科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其创新得以可能的逻辑前提与驱动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是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已经成为普遍共识。[1]“缺乏批判性思维,不会提问题,正是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2]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跃,孙玉娟;加强理工科大学生驾驭语言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李远贵;试论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Z1期

3 林秀琴;谈理工科大学生素质开发战略[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龙建光;关于理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杨文玄;科学的智慧 艺术的精神——论对理工科大学生的审美教育[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张心梅;应关注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教育[J];现代技能开发;2003年05期

7 曲鲁捷,王世超;“两课”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3期

8 李志刚;;浅谈加强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素质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9 周彬,任洪强;关于理工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4年05期

10 夏薇,张秀萍;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斌云;;谈谈针对理工科大学生开设人文素养教育课的必要性[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刘忠伟;邓英剑;漆勇;;理工科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赵海;马迎华;庄丽丽;吕晓静;田野;宋娟;;用问题行为理论探讨天津市某理工科大学生部分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一届学校卫生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林静;美国理工科大学生设课学习世界礼仪[N];光明日报;2003年

2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张耀辉;探索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新途径[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应春;理工科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李小溪;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问题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3 黄海;新时期理工科大学生素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沫;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谢佳佳;理工科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王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理工科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7 徐震虹;理工科大学生的社会化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8 傅晨茜;理工科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鹿军;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刘学静;理工科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30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30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8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