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信息完整性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职业决策 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 信息完整性 大学生 出处:《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150名大学生进行分组,选出高、低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组被试共74名(各37名),运用信息板技术深入考察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信息完整性对个体职业决策过程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1)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显著影响个体职业决策的决策时间、探索深度以及探索模式;(2)信息完整性对个体职业决策的信息探索深度、探索模式以及决策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且高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个体的决策满意度随信息完整性的减少而降低;(3)高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个体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会倾向于进行更深入的信息探索。
[Abstract]:150 college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74 subjects (37 students each) with high and low occupational gender stereotype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licit occupational gender stereotype by using information board technology.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integrity on individual caree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mplicit occupational gender stereotype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decision-making time, exploration depth and exploration mode of individual career decision-making; 2) Information integrit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pth of information exploration, exploration mode and decision satisfaction of individual career decision-making. The decision satisfac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high implicit occupational gender stereotype de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information integrity. 3) individuals with high implicit occupational gender stereotype tend to conduct more in-depth information exploration when the information is incomplete.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领导者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决策过程研究”(31471002)资助
【分类号】:G647.38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职业决策一直是研究者给予重点关注的对象。Jepsen和Dilley(1974)最早提出职业决策(career decision making)这一概念,认为职业决策不仅是一个即时的职业选择行为,更是一个复杂的认知与决策过程。经过不断发展,受到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启发,职业决策的概念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连淑芳;;女大学生就业弱势改善研究——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12期
2 杨骏;;风险偏好、信息完整性对职业决策信息加工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3年06期
3 任杰;金志成;杜嘉慧;;信息模糊性与时间充裕性在社会两难决策中的作用[J];心理研究;2009年06期
4 刘永芳;陈霞;;时间限制和成就动机对职业决策线索加工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8年04期
5 胡志海,梁宁建,徐维东;职业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6 郑琼梅;“职业刻板印象”与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于泳红;大学生内隐职业偏见和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8 王沛,陈学锋;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J];心理学报;2003年03期
9 王勇慧;女大学生职业角色刻板印象研究[J];青年研究;199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文静;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职业探索和生涯决策中的作用[D];宁波大学;2012年
2 王晓华;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美桃;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静;刘伟臻;侯东敏;司继伟;;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信息完整性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年03期
2 郭英;李静;;死亡态度研究新视角:源于双重态度模型的启发[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3 党宝宝;万明钢;;基于族群面孔分类的内隐民族刻板印象激活与抑制作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4 李莹;李君;刘恺;;大学生职业偏见与职业倾向的关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5 于艳;王阿妹;胡冬梅;司继伟;;诱发情绪、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个体职业决策信息加工的影响[J];人类工效学;2016年06期
6 邹恒;李建红;郑婷婷;;信息学科高年级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及应对策略研究[J];价值工程;2016年33期
7 吴生发;;关于偏见的研究综述[J];现代国企研究;2016年22期
8 张欢欢;李彤;;医学院校大学生内隐职业刻板印象的研究[J];读天下;2016年17期
9 李华胤;;社会公平感、愤怒情绪与群体性事件的关系探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10 米卿;;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与对策[J];科技展望;2016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嘉秋;师范生对残疾学生的刻板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吕庆燕;藏族、汉族青少年族群态度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宋仲玲;知觉对股价的作用:映射认知有限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稚桑;大学生认知风格、内外倾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2 张树凤;认知闭合需要与预期后悔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赵娟娟;大学生对服装品牌偏好者社会刻板印象的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6年
4 张力维;自我同一性对职业生涯决策过程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5年
5 刘诗薇;生涯辅导课程对高中生未来取向影响的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华峰;同伴支持对职业探索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胡天奕;父母支持对高中生职业探索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8 张晓旭;反刻板印象及情绪对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9 余芳菲;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及干预方案设计[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杨雯婷;高中生对规范类校园标语的内隐态度及教育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瑶;;夫妻关系演变中的性别文化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2 张冬梅;兰继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姜晓琳;;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马剑虹;刘满霞;;社会两难行为理性特点的实验分析[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5 王沛;杨金花;;大学生职业决策和自尊、成就动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6 何贵兵;动态两难对策中信息反馈方式对合作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7 朱莉琪,皇甫刚;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心理——适应与认知[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8 于泳红;大学生内隐职业偏见和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9 王沛;刻板印象与社会情境因果建构的相互影响[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10 王沛,陈学锋;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J];心理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华俭;内隐自尊的作用机制及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孟卓群;职业决策困难对职业生涯决策过程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许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与焦虑、职业探索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霞;成就动机对职业生涯决策过程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姜晓琳;高职院校大学生性别角色与成就动机、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韬;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陈睿;自我职业选择测验量表(SDS)的修订及大学生职业选择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张娜;情绪智力在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莉,马剑虹;毕业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4年01期
2 王沛;杨金花;;大学生职业决策和自尊、成就动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3 刘长江;郝芳;李纾;;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与效能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4 张义秋;;论大学生的职业决策[J];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年11期
5 包华;;浅析大学生职业决策中的“信息焦虑”[J];职业时空;2008年11期
6 高玖伟;;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大学生职业决策特点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10期
7 何期;;大学生职业决策中家庭因素分析及对策[J];学术论坛;2008年06期
8 包华;;大学生职业决策的调查与启发[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1期
9 刘忠群;张洪岩;张黎晓;;大学生职业决策行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2期
10 高水红;;职业决策困难研究述评[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媛;佐斌;;武汉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毕业选择的现状调查[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西营;张大均;;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金刚;徐光兴;;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与其归因风格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井世洁;郭鑫;;当代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金良;;家庭环境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何敏;王瑶;;大学毕业生父母教养方式、决策风格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学军;章倩;;学校支持感和心理资本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郭瑞杰;;艺术类大学生成就动机与职业决策风格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刘祖华;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要多路突围[N];中国人事报;2009年
2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朱善璐;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卓群;职业决策困难对职业生涯决策过程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左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干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淼;大学生职业决策风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4 孙秀颖;职业决策困难大学生箱庭作品基本特征及其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沈雪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西营;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杜睿;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鹏飞;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应对方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周洁;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与人格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俞雄瑶;劝说信息对大学生职业决策态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58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58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