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压力纾解新道:基于主观幸福感功能性角色的概念框架
本文选题:就业压力 切入点:主观幸福感 出处:《现代大学教育》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相关研究和实践遵循的是传统心理病理学的治疗性范式,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主观幸福感不应仅被视作受逆境或压力影响的客体,更是具有哲学主体意义的功能性角色。积极情绪"拓展-建构"效应使主观幸福感成为兼具整体性、动态性、响应性和促进性的能动系统。基于主观幸福感的功能性角色构建其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双向作用概念框架,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提供了一条新的纾解之道。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mployment stress of college students follow the traditional psychopathological therapeutic paradigm. The positive power of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is not taken seriously enough. Subjective well-being should not only be regarded as an object affected by adversity or stress. It is also a functional role with the meaning of philosophical subject. The effect of "expanding-constructing" of positive emotion makes subjective well-being as a whole and dynamic.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rol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its two-way role with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college students,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to reliev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2015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我国公民总结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研究——以湖南省为例”,项目编号:15JD61 2015年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建设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幸福感双向作用模式的研究:基于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视角”,项目编号:2015071 湖南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科研课题“高职生就业压力与幸福感双向作用模式研究:以湖南省建筑高职类院校为例”,项目编号:CHA2015001
【分类号】:G647.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剑;女性性角色变化及其产生的社会副效应[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2 谭学纯;话语权和话语:两性角色的“在场”姿态[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4期
3 韩锋;;论性角色社会化与习俗[J];民俗研究;1988年01期
4 杨小燕;;莫轻视儿童性角色畸形[J];家教指南;2007年08期
5 ;性、性别、性角色[J];幼儿教育;1986年03期
6 杨师;你对性角色满意吗?[J];生活与健康;2000年02期
7 ;从“自然人”到“市场经济主体”——农民进入历史性角色转换阶段[J];观察与思考;2002年08期
8 冉超凤;高职学生性角色期待的调查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段兴焱;;浅析角色理论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J];公安研究;2007年11期
10 阮芳赋;;(三) 性、性别和性角色[J];父母必读;198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杨小燕;儿童性角色畸形的矫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杨小燕;儿童性角色畸形不可等闲视之[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3 杨小燕;莫轻视儿童性角色畸形[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魏陈静;想变性源于性角色错位[N];北京科技报;2004年
5 杨小燕;儿童性角色畸形的原因[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佟吉清;经济危机下重新看待两性角色[N];中国妇女报;2009年
7 ;男孩女孩从“心”分[N];中国医药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笑婷;浅谈舞剧中“存在性角色”的塑造[D];北京舞蹈学院;2014年
2 冯刚;美国学区督导课程领导角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范辰辉;半流动家庭父母亲职角色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王珏;男男性行为人群中不同性角色艾滋病性病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5 李冬晶;家庭阶层背景对学生担任工具性角色的影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68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568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