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世界理论视域下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
本文选题:通识教育课程 切入点:生活 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06期
【摘要】:以生活世界理论来审视,通识教育课程的本质呼唤生活世界关怀。通识教育课程要从塑造"知识渊博的人"向培养"现实生活的人"转变,突出通识教育课程的生活意义和价值,生活世界关怀的通识教育课程直接面向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而非专业化教育。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在于学生的完满生活之准备,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基于学生生活统合主题领域的生活经验,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必然要对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观照。
[Abstract]:From the view of the theory of life world, the essence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alls for the care of the life world. The curriculum of general education should change from shaping "knowledgeable people" to cultivating "people of real life". The lif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re emphasized.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which cares about the life world directly faces the students' daily life world rather than the specialized education. The goal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is to prepare the students for a full life. The content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based on the life experience of the subject field of students' life integr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ust reflect the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
【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13-2014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理工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优化策略研究”(编号:CQGJ13B527)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行业高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编号:161009)
【分类号】: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泽民;柴明勤;;我国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规划与设计探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赵惠莉;;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比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张静;;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与实践[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9期
4 张德启;;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发展及其特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9期
5 陈小红;;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探讨[J];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05期
6 李建辉;王晶晶;;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比较研究——以台湾、香港、大陆的三所高等院校为研究个案[J];闽台文化交流;2010年02期
7 高娟;;北京大学与哈佛大学现行通识教育课程比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5期
8 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J];大学(学术版);2011年05期
9 黄联英;;浅议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J];学理论;2011年23期
10 陈真;;应用型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策略探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教育学院教务处 陈永跃;设立通识教育课程需要发散思维[N];光明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佳 通讯员 张全友;武大停掉8门通识教育课程[N];长江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徐瑞哲;扩招后“通识师资”瓶颈凸现[N];解放日报;2009年
4 吴铭;中国通识教育的迷茫与探索[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南京大学校长 陈骏;深化教学改革 让杰出人才“冒”出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通讯员 余珊燕;服务+学习 公益有学分[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张晓鹏;通识教育中外比较:我们的理念偏差[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姜澎;本科阶段应大力发展通识教育[N];文汇报;2008年
9 甘阳;四大模式背后:美国名校的“经史传统”[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李灿华 李杏;从“T”型到“米”型[N];湖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彭寿清;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颖;通识教育课程个性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夏玲;美国社会科学通识教育课程及其强国职能[D];河北大学;2010年
3 张海云;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沈媛媛;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满满;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丁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优化管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潘双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亢蓓蓓;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机制历史流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丁委;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现状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10 陈蕊;综合性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55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655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