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平台
本文关键词: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攻坚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教学质量监控
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攻坚战
【字体 大 中 小 】 作者:桑新民 谢阳斌 时间:2012-09-12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 阅读次数:1
摘 要:信息化正在打破大学传统教学模式及相应体制的多重壁垒,为大学改革开辟出阻力最小之路径;对大学教学的理解,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狭隘眼界,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把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内在联系,将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建立在“推动学习方式变革”这一大学创新发展的难点和攻坚战上。研究和驾驭高等教育信息化,必须将对当代信息技术与大学变革发展的前瞻性把握这两个方面内在地统一起来,这是21世纪从事大学教育创新研究与决策管理的专业人才所必须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时代眼界。
关键词:高等教育信息化;大学教学;学习方式变革;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2)05-0064-06
毋庸置疑,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最终必须落实到大学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因此,教学信息化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战场。而对大学教学的理解,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狭隘眼界,从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把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内在联系,并由此将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立足点建立在“推动学习方式变革”这一大学创新发展的难点和攻坚战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1],这一高屋建瓴的概括,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信息化技术在高等教育信息化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也为学习方式的变革给出了前瞻性的提示。
一、教学信息化的涵义及其在大学创新发展中的地位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当代大学的三大主要功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想真正促进和提高大学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分别落实到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方面的具体工作中,提升各自的水平和质量,并通过信息化提高大学的管理水平,促进三大功能的整合与整体协调发展。
大学的三大功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这不仅是评价与衡量大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和最终尺度,而且由此决定了大学能否成为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精神的源泉,成为社会的良心和精神家园,成为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和决定民族未来的希望。在这三大功能中,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与核心,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社会服务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径。立足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使命,可以揭示出大学三大功能之内在联系,并由此形成广义的大学教学概念。目前大多数人对高校教学信息化的理解是建立在狭义的教学概念基础上,其工作局限于建设计算机和网络教室、开发网络课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计算机和网络教学服务、促进教学管理数字化等。而建立在广义教学概念基础上的大学教学信息化,其内涵要比狭义的课堂教学信息化丰富、深刻得多,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拓展教学的时空舞台,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
当代信息技术创造了跨时空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大学生的学习超越了传统教室和传统课程与教学模式。教学信息化的使命不是要用信息技术武装传统教室,强化和巩固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超越以教师讲授、灌输为特征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实现传统课堂向高效“学堂”的转变。尤其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向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创造性学习能力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导学(大学教师应该成为“导师”)模式转变,是高等教育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必须完成的历史性变革。中国大学教育必须下决心与满堂灌输的课程和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学习形象彻底告别,由此激发中国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为这不仅是中国大学教育的希望,而且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其二,在开发与共建共享中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
教学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其中最稀缺的是优秀教授、教师的精品课程与教学资源。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课程教学资源都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尤其难以适应大规模扩招以后迅速增加的学生需求。破解这一难题的一个重要思路,是探索新型网络课程开发与共建共享模式。一方面将本学校名师的优秀课程资源开发成具有开放性、可重复使用的网络课程资源,同时广泛地采集国内外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在学生参与筛选、开发的“创造式”、“生产式”[2]学习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课程建设模式,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学习利用与共建共享的统一。这样不仅能弥补目前大学本科优秀课程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而且能有效减少名牌教授、老教授的大量重复性教学活动,缓解他们在教学与科研上时间难以协调的矛盾,改进目前大学教师在激烈的竞争中互不通气、各自为战的“小农经济教学模式”,加强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促进年轻教师在团队教学、协作教学环境中的健康成长。[3]这是从根本上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新思路,亦可称之为大学教学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程建设。
其三,创建信息时代的教学评价与管理新模式
新模式新在何处?我们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两大转变:从管教转变为管学;从单纯教学行政管理转变为面向学生和教师的全方位教学服务。只有在切实推进这两大转变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建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高水平教学支持服务体系。[4]其难点在于: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化、集权式的封闭教学管理系统,向以高校不同类型的专业、不同风格的教师、不同性格的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求真务实、机动灵活、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化开放教学系统转变,这是21世纪中国特色的大学教育体系必须实现、也最难实现的历史性变革。这一体制变革创新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中国大学21世纪能否跻身于世界高水平大学行列。其核心与关键在于创建和完善符合信息技术新环境下的大学教育规律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教师、学生评价体系。这不仅要创新学生考试模式,而且要健全、完善和创新对教师、课程、资源的评价体系,包括对大学教学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评价与创新。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围绕这一突破口需要开展两大攻坚战——学习评价与资源评价,落脚点是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信心与综合素质。这是提高中国大学教育质量的重大改革举措和必由之路。以上三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信息时代大学改革的进程中相互推动,又互相制约。因此,必须将我国大学教育改革发展作为一个大系统,整体策划、分步实施。但绝不可再采用自上而下、整齐划一的行政化集权模式来推进,而必须转化为上下结合、因地制宜、多样化、协同化推进的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才有可能在尊重、遵循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谋发展,进而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二、变革学习方式:大学教学信息化的难点与攻坚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成为工业文明向信息时代转变的重要技术杠杆,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这对教育发展既是严峻的时代挑战,又是冲破各种阻力和障碍,实现跳跃式发展的机遇。
学习活动是课程、教学的基础,是教育的基石。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和知识的“爆炸”,人类的学习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致使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乃至经济学等纷纷加入到研究学习的行列,从微观到宏观、从历史到现实不断深化着人类对学习活动及其演变发展规律的认识。通观传统的学习研究,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狭义地理解和运用学习概念,把学习窄化为文化知识的学习,致使对学习活动的研究仅局限于心理学、教育学界,而未能从更广阔的哲学和人类学层次上研究和揭示人类学习活动之特点与发展规律。基于对人类学习活动的历史演进和学习概念发展的反思,笔者尝试从较高的理论层次上综合与概括各领域对学习的研究成果:在13年前提出了“学习方式”这一与生产方式相并列的历史哲学、教育哲学范畴,论证了随着人类文化、学习之物质载体的变革,学习方式和正在发生的第三次历史性变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对学习概念的狭义理解,从更广阔的哲学和人类学层次上研究和揭示人类学习活动之特点与发展规律。[5]
学习方式的变革已成为信息时代各国教育系统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如何提高人类个体乃至整体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使之与正在迅速降临的信息时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相适应,已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课题。21世纪的教育不仅应该满足个体与社会的现实需求,而且应该能参与解决当前与未来困扰人类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培养出能适应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代新人。这是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功能与地位的一次历史性提升,也正是信息时代教育不同于以往教育系统和教育哲学的本质特征,其基础则是建立在学习方式变革过程中逐渐生长起来的学习新文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思考,显然应当跳出以往技术本位和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狭隘视野,以促进广大师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信息时代的新学习文化为着眼点和落脚点。
在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信息时代学习新文化的生成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坎坷的过程,因为在20世纪(以工业文明为背景)的文化、教育土壤中,不可能直接生长出21世纪(信息时代)的学习文化和教育体系。当前迅速发展的网络文化新环境,正在孕育出新一代教师和学生,但却受到各种现行观念、政策、体制的阻碍和束缚。为了寻找、选择阻力和代价较小的前进道路,需要具有全球化战略眼光和教育智慧的教育改革家们联合起来,不断总结和提升来自教育实践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经验,设计和推动教育系统在复杂、渐进的矛盾运动中实现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6]为此,必须创建信息时代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哲学,及相应的教育改革发展模式,让新一代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者在不断创新的学习环境中互动生长,并使这些转化为可重用的学习资源,这样才能使学习文化和教育系统的创新发展进入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
10多年来,我们的教育研究与教学创新团队紧紧围绕大学教学方式变革这一时代主题,将当代世界前沿的学习科学新成果、新理念、新方法,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新工具、新设施、新环境、新资源整合在一起,不断开拓大学教学创新变革的新时空、新舞台,进行了充满挑战和魅力的艰苦探索,努力在理论和实践的内在结合上领略和诠释大学学习方式变革的方方面面。我们先后提出了学习主体和学习环境互动 生 成 学 习 论[7];提 出 了 “绿 色 学 习”(G—learning)的理念和目标导向[8];提出了“五项学习技能整体结构模型”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考试创新模型”[9];最近又将这些研究成果整合到“太极学堂”的大学课程教学整体化创新探索中[10]。
在长期的教育改革实践探索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信息时代大学学习方式变革的本质和难度在于:能否超越两百多年西方工业文明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带来的严重异化,将学习者从课堂灌输知识的“流水线”上解放出来,在充满创造活力的学习新文化中彻底摆脱“标准件”之厄运。这是世界各国大学在信息时代面临的共同挑战。
中国的教育改革者不仅要完成与西方教育改革同样之使命,而且还必须面对和思考另外两个特殊难题:一个是废科举,100多年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在跟国外学,学日本、学美国、学德国、学苏联,结果反而把自己民族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学没了,将此悲剧称之为失魂落魄的教育文化绝不是危言耸听;另一个难题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异化。今天中国的学校文化被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急功近利的价值导向所包围,这更增加了改革大学教育教学之难度。
在当前严重异化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大学在各种“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驱赶、诱惑、胁迫、控制下,痛苦而无奈地步入了追名逐利、失魂落魄的“快车道”甚至“死胡同”!在这样一个越来越疯狂的“名利场”上,教师申报课题、发表成果、追求奖项的诱惑和压力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考研和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异化的“官场”和“商场”对大学文化精神的腐蚀越来越可怕,导致大学各种政策、评价指挥棒越来越偏离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愈演愈烈,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培养日益脱节。从教授到年轻教师,愿意、可能和实际上在本科教学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情感越来越少……当前中国大学还存在着许多难以逾越的屏障,促使大学和大学校长、中层管理者、大学教授和年轻教师们不得不违心、痛苦地去做许多内心深处完全不愿意做的工作。大学生们则一方面被各种空洞的政治和道德说教所包围(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课程时空,并以学分、死记硬背的考试、奖励等各种功利手段管理和约束),另一方面却又受到各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的社会思潮、两极分化的社会分配现实、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所驱动、挤压、诱惑和困扰,造就了许多扭曲、痛苦的心灵,甚至分裂的“双重人格”……大学向何处去?大学教育、教学向何处去?大学能否坚守社会良心之“底线”?大学教授应该如何对学生负责?大学的领导、决策者应该如何对教师负责?大学对整个社会、尤其是社会的未来应该承担一种什么样的责任、使命?如何在异化的社会与大学文化土壤中让大学生正确辨别、追求真、善、美,自觉摆脱、抵制假、恶、丑,将中华民族年轻的知识阶层培养成有理想追求、有诚信和道德责任感、有民族自尊心和全球化视野的21世纪世界公民?这些时代难题尖锐地摆在每一所大学、每一位大学校长和广大高校教师面前。
以上这些,应该成为思考、衡量与评价当前中国大学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最核心、最基本、最重要尺度!遗憾的是,在这些关系到大学精神、大学灵魂乃至大学教育生死存亡的问题上,从上到下都缺乏强有力的决策、管理和政策导向,甚至没有人想去、敢去、愿意去认真思考和行动……原因恐怕在于:想了也没用、说了也白说,闹不好还会“惹出麻烦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这样的现状和局面如果不尽快改变,则不仅是中国大学的痛苦和无奈,还会是中华民族之悲哀与悲剧……
其实,这样的痛苦和无奈不仅存在于中国,同样存在于世界各国。难怪就连曾经执掌哈佛大学20年的老校长德雷克?博克(Derek.Bok)在2006年出版的重要著作《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一书中,发出了“回归大学之道”的呐喊![11]多年主持哈佛本科生教育的前哈佛学院刘易斯(Harry R.Lewis)院长,则更加痛心疾首地批评哈佛大学所追求的是一种“失去灵魂的卓越”![12]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排除各种干扰、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地扎根本科教学,尤其是从事以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为宗旨的战略性、高层次本科教学改革、创新的艰难探索,这不仅需要大学领导和教师有对教育事业的理想追求和超越眼前功利的文化精神,而且需要有面对各种社会压力的坚强意志和承受力,这正是古今中外大学文化精神之传统和精粹,更是指引和支撑新一代中华学者、学子在21世纪坚守“大学之道”、步入世界名牌大学之林所必须继承、发扬和坚守的“大学灵魂”!
值得庆幸的是,信息化正在打破传统学校课堂教学和大学传统体制的多重壁垒,为大学教学创新提供了日新月异的时空舞台。当前全世界的教育家都在探索和推动21世纪学习文化、学校文化的历史性变革。教室在改变,学校在改变,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者、师生关系都在改变,各种高效的学习形式正在世界各地被创造出来。推动这场变革的一个重要杠杆,是当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遗憾的是,这正是大部分传统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大学管理实践者所不熟悉、不容易深入理解和驾驭的领域,许多人甚至带有某些难以言说的恐惧、排斥心理。这种状况虽然可以理解,但却是必须超越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高屋建瓴地揭示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13],要深刻理解这一战略视野,不仅需要具有当代信息技术的学科知识、技术背景,而且需要具备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现状、趋势的深刻洞察力,这显然又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教育背景和学术底蕴。将这两方面内在统一起来,更具有极高的难度,但这正是21世纪从事大学教育创新研究与决策管理人才所必须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时代眼界。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当前大学教学信息化深化发展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学习方式变革的时代大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推动着大学教学信息化向纵深展开,其中三大技术扮演着最为突出的角色。
其一是云计算或云服务。
云计算的概念是由谷歌公司于2006年提出的。用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术语来解释,实际上是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自治计算(Autonomic Computing)等计算科学概念的综合应用与整合创新。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可以如使用水电般使用计算资源。云计算或云服务在技术层面(包含资源集成与服务)主要包括三种模式或者三个层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架构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 台 即 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14]在教育中,云计算为用户提供包括基础设施、学习平台、软件应用、知识资源等各种类型的集成式学习服务。
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学都开始高度重视校园云计算建设,比如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虚拟计算实验室(VCL,Virtual Computing Laboratory)的虚拟计算项目[15];中国科技大学的“瀚海星云”校园云服务平台;[16]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Paul Wastson教授团队开发的云计算平台e-Science Central;[17]国立台湾大学的台大“筋斗云”项目等。[18]作为一种智能化、个性化的资源整合和服务整合技术,云计算正在改变着传统大学的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支持服务体系。通过云服务,整合图书馆、电教中心、网络中心、计算中心、学校及院系实验室等各类传统上各自独立、甚至相互割裂的教学支持服务部门,为大学教学、尤其是各种新型学习模式的创建提供一体化、方便快捷的个性化教学资源和服务。广大师生通过简洁的云门户,就可以一站式地访问到分散在图书馆、电教视频资源库、实验室、计算中心等各处的学习资源,并借助智能技术(比如智能化资源推送技术)实现便利化、个性化的学习资源获取。在校园云计算的基础之上,再从单个学校的狭义云计算走向分布与集成相统一的广义的“云服务”或者“云资源”体系。从资源需求者的角度,我们认为可以提出“摘云”的理念: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免费提供的云服务,但很多老师和学生并不了解,如果能从大学乃至更高层次的区域高等教育联合体专门对网络上的各种“云服务”、“云资源”做系统集成研究和个性化推荐和使用培训服务,并与网络上的优质服务企业开展各种深度合作,这样的“摘云服务”体系之建立,能够有效避免高等教育信息化中大量重复性投资建设。以较少的投入较快建成跨学校、跨地域、多层次的“教育云技术与云资源服务体系”,解决一直以来困扰高校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大型设备资源等共建共享难题,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大学教学资源的整合与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创新。
其二是无线网和智能终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成熟、低成本化和无线网的日益普及,学习者和服务者置身于随时随地可以相互连通的学习网络之中,无线网的覆盖使得数字化的学习新时空与现实世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链接。
而与无线技术相伴随的是智能化学习终端的多样化、个性化。云计算构成了一个顶端的集成化资源服务体系,而智能终端的发展则创造了一个由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如Ipad)、智能手机、智能电子书阅读器等共同构成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终端体系,使得“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的学习理想通过移动终端成为可能。而云计算、无线技术与智能终端的结合则正在共同创建着前所未有的“云端———终端”数字化学习时空与教学信息化基础设施。
其三是智能化学习技术。
智能技术正在全方位地重塑着教学信息化的面貌,除了上文所提到的智能终端之外,智能化的网络课程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应用之一。在世界前沿的智能化网络学习系统中,学生从一开始进入课程,就可以通过表达自己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以及通过“自适应前测”,选择最适合自己个性和需求的学习起点、学习路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伙伴等,并从智能化学习系统获得个性化学习指导和支持服务。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系统随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提出调整建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19]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知识,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成果都会被系统自动地加以记录、整理和保存,通过智能化的知识管理,支持“学习者、学习资源、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与互动生成”,实现“生产式”的学习。[20]在课程学习的智能化、个性化基础之上,智能技术可进一步帮助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通过建立起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和智能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从传统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灵活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智能化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指导下,获得个性化的选课建议,自由自主地选择课程及各种学习资源,并根据所学课程获得相应学位,从而实现传统上只有少数精英大学才能做到的个性化培养。[21]
以上三大技术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显著标志,引领大学教学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其中有两个最明显的趋势值得关注:
趋势之一:从网络课程走向网络学程,创建新一代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网络学堂
传统的网络课程主要由技术人员和教师来开发、建设,更多是从如何教、如何方便教学管理着眼,网上学习实际上还是传统课堂在数字化新时空的“搬家”。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信息化建设仅强调开发网络课程,却并未改变学习。网络学程正是要走出这一网络课程建设的误区,在数字化学习新时空中实现在现实课堂中很难完成的变革——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学堂、学程与课堂、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学习者是学堂的建设者,是自己学程设计的主人,是课程资源的生产者,比如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主题,通过参与“微视频对话课程”的开发,将网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程录像化整为零,制作成微视频,并围绕一段微视频学习讨论,将此过程中产生的资源加工整理,组成针对某一主题的学习资源包,这样不仅深度地参与了自主学习与团队学习,更在此过程中建设了具有可重用性的学习资源。实现这样的转变,不仅需要创建新一代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更需要探索出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组织、管理、评价模式,对此我们在 《21 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一文中做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了自组织学习系统和超循环学生团队建设,学分银行的学习评价体制等等,目前正在南京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的课堂中进行着艰难的实践探索。[22]
趋势之二:从传统的教务管理与教学服务走向数字化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现有的教务处、图书馆、实验室、电教中心、网络中心、计算中心……产生于信息时代之前,适应于教师中心、讲授中心、书本中心的传统课堂。多年教学改革的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新一代的数字化学堂、学程需要与此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通过整合以往各部门的资源来提供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和管理服务。而这个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就是数字图书馆。所谓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23]在今天的数字化学堂里,学习者盼望能置身于学习资源触手可及的智能化环境之中,这就要求转变现有的包括图书馆系统在内的教学服务模式,将数字图书馆嵌入、隐身、融入学习者的新环境和新模式之中,并从传统的馆藏服务走向高端的知识服务和学习服务,提供包括深度知识处理、碎片化阅读、智能检索、智能推送、在线学习等服务,从而在集成传统图书馆、实验室等各类教学内容资源的基础之上,在云计算、移动终端、智能技术的整合之中创建集成、移动、泛在的无缝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之下,大学课堂正在创生出以网络学堂、学程为基础的新教学模式,以及在教学改革的强烈呼唤之下破茧而出的全新的数字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技术正在改变着大学教学,学习正在回归它本应置身 的中心地位。学习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应用,必将谱写出信息时代大学学习方式变革的新诗篇,共同塑造着大学教学改革充满挑战、矛盾、困惑,同时又充满希望和魅力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1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1-3).
[2][6][7][9][20] 桑新民.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创造全球化时代的学习文化与教育智慧[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58-65.
[3][4] 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6):38-41.
[5] 桑新民.科教兴国的教育使命———实现人类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人民教育,1999,(1).
[8] 桑新民,谢阳斌.21世纪:学习向何处去——绿色学习研究论纲[J].开放教育研究,2011,17(2):10-17.
[10][22]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2):9-21.
[11] 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 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 宗 旨 的 [M].上 海: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2007.
[14] 刘鹏.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8.
[15]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0).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Learning Powered byTechnology[EB/OL].http://www.ed.gov/sites/default/files/netp2010.pdf.
[16] 中国科技大学.“瀚海星云”校园云[EB/OL].http://cloud.ustc.edu.cn.
[17] EDUCAUSEreview(2010).Computing and Power toChoose[EB/OL].http://net.educause.edu/ir/lib-rary/pdf/ERM1030.pdf.
[18] “国立”台 湾 大学.筋 斗 云[EB/OL].http://www.cloud.ntu.edu.tw/Portal/index.html.
[19][21] 谢阳斌,桑新民.开放大学资源云服务体系建设方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1):3-8.
[23] 百 度 百 科.数 字 图 书 馆 [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181.htm.
本文关键词: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攻坚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21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