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科研评价规则变革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01 14:27
【摘要】:科研评价作为科研管理手段之一,在推动高校创新转型中具有重要导向功能。但对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规则的考察分析表明,其存在重数量增长、量化分析和评价的行政主导、模式统一、结果的功利化使用等弊端,阻碍了高校科研的健康发展,故应予变革。本文选取国外一些典型高校科研评价规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普遍以质量为评价导向、实行分类和基于文献计量指标的同行评价、合理使用评价结果的做法,值得借鉴。基于此,本文论证并提出了我国高校科研评价规则完善的取向与路径,即重质量提升、定性判断以促进原创性和高质量成果产出、构建不同学科与工作领域的分类评价体系、积极实施开放和长效的学术评价机制、重评价过程的内在改善以发挥科研评价对教师学术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进而推动高校科研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Abstract]:As one of the mean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valuation rul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show that it has the disadvantages such as the increase of quantity, the administrative leading role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he unity of model, the utilitarian use of the results, and so on, which hinder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it should be changed. This paper selects some foreign typical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rules, carries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finds that it generally takes the quality as the evaluation direction, carries out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peer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measurement index, and makes rational use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which is worth drawing lessons from.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and puts forward the orientation and path of perfecting the rul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that is, emphasizing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qualitative judgment to promote the output of original and high-quality achievements, and constructing th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fields of work. A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n and long-term academic evaluation mechanism, emphasis on the internal improvement of the evalua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academic growth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so a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high-efficien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中共沈阳市委党校;
【分类号】:G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莉,杜文祥,刘长海;浅谈高校科研“开放式”管理[J];石油科技论坛;2000年01期

2 伍晓欧;高校科研难觅生死搭档[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1年01期

3 刘永林,刘鹏芬;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我国高校科研[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张彦;加强高校科研队伍建设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陈党生;关于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2期

6 常燕青;秦卫明;;加强高校科研和教学融合的意义及对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孙鑫君;;在服务地方中提升高校科研能力[J];河南科技;2007年02期

8 周治;;小议高校科研实施质量管理体系[J];江苏高教;2007年03期

9 罗宇;;高校科研问题及校企合作的思路[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6期

10 翁沈军;;转变高校科研发展方式 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罗红;沈祥春;;当前高校科研能力建设浅识[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徐桂秋;孟俐丽;;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培养与提高刍议[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郭军杰;李文雄;;高校科研经营管理的路径依赖与创新[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陈金刻;;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对高校科研的作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徐桂秋;张宁;李军华;刘其志;;创新高校科研与教学关系新途径[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6 张曾莲;;高校科研支出的规模、结构、水平与效益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进琼;;从SCI数据库平台收录文献看高校科研发展趋势——以广西大学为例[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促进高校科研健康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 李修全 宋卫国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高校科研中的同质化问题及对策[N];科技日报;2014年

3 记者 李珂;我省出台试点方案促进高校科研单位专利转移运用[N];福建日报;2014年

4 记者 罗尼;高校科研是为了更广义的公共福利[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5 记者 梁杰;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最高[N];中国教育报;2013年

6 记者 郑天虹 毛一竹;揭高校科研腐败“三宗罪”[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7 本报记者 杨晨光;高校科研:功夫需要下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田豆豆;高校科研,“半成品”如何变“成品”[N];人民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唐景莉邋杨晨光;高校科研助力科技奥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杨晨光;科研助理:激活高校科研用人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湛毅青;中国高校科研间接成本及其分摊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谢江宁;高校科研数据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刘微微;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动态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攀;我国985高校科研奖励政策的内容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2 杨钰;基于面向服务技术的高校科研立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年

3 赵杨;我国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4 史文敏;高校科研对人才培养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柴靓轩;我国高校科研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及其治理[D];西北大学;2016年

6 刘微微;国防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赵成;民办高校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维懿;高校科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闫霏;高校科研虚拟团队运行模式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10 韦日钊;美国高校科研职能的发展与启示[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51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451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d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