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张伯苓“土货化”特色办学理念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8 12:32
【摘要】:在“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清政府逐渐没落,伴随着鸦片战争的发生,腐朽的中国大门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下,中国各个领域不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否认,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给国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在侵略的背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里也出现了与世界接轨的新事物,推动着每个领域的革新。文化领域中,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仁人志士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可喜的变化。清末民初,中国的高等教育像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中国大学迅速的向西方式大学转变。“西邦一千年,中土三十载”,毫不夸张的表达了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快速地走过了西方大学近千年的探索道路。起初,我们很少提及近代高等教育,但是,近年来,民国时期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类国立大学相比,私立南开大学的历史被人提及的相对较少,与学校治理者梅贻琦、蔡元培对比,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的研究与探讨的程度也很一般。但是,正是由于私立南开大学的创建,正是因为创始人张伯苓的带领,南开大学创造了中国教育界的辉煌。也正是私立南开大学的崛起,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改变了长期由国立大学、教会大学互相掣肘的情况,形成了国立大学、教会大学、私立大学三足鼎立的局面。张伯苓作为中国较早探索私立大学建设的第一人,通过几十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具有很高探索价值的高等教育思想。其“土货化”的办学理念,在不断探索中国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更值得我们研究和分析。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并结合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锁定张伯苓高等教育思想为研究领域,尤其是聚焦在他的特色办学理念——土货化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阐述张伯苓特色办学理念形成的背景;其次详细介绍“土货化”办学理念;最后,在对张伯苓办学理念的认识与了解下,概括“土货化”的基本特征,总结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总体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与核心概念的界定。正文第一部分:分析“土货化”办学理念形成的背景。通过对当时国际、国内社会背景的综合分析,以及张伯苓自身的教育实践经历,把握“土货化”办学理念提出的必然性。正文第二部分:详细介绍“土货化”办学理念。“轮回事件”的发生,直接催化了“土货化”办学理念的提出,从而使“土货化”办学理念正式提上了私立南开大学日常的建设之中。通过对“土货化”内涵的理解,总结了私立南开大学在贯彻、实施“土货化”办学理念过程中的具体内容。正文第三部分:通过对张伯苓“土货化”办学理念的整体深入的了解,概括出“土货化”办学理念的基本特征,正确看待“土货化”的办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这一理念对建设和改革当代大学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4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贤;张伯苓的人才强校思想及实践[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晚年张伯苓[J];历史教学;2004年10期

3 方华明;;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爱国教育家张伯苓[J];教育与职业;2006年13期

4 梁吉生;;教育家张伯苓如何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J];人民论坛;2008年16期

5 郭凯;吴建征;;张伯苓与南开大学师资建设[J];教育评论;2010年06期

6 金林祥;;一部融全面性、客观性、学术性于一体的年谱佳作——《张伯苓年谱长编》评介[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7 周志刚;;张伯苓体育价值观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年09期

8 梁吉生;张伯苓与南开大学[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05期

9 魏智渊;;张伯苓:百年风流铸南开[J];师道;2006年01期

10 雷雯;;张伯苓的教育魅力[J];河北教育(教学版);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申泮文;;张伯苓百年成功教育的魅力[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吴霓;;张伯苓与南开学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颐武;张伯苓向我们走来[N];光明日报;2005年

2 汪融;奥运首倡者张伯苓研讨会在京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沈卫星邋贾宇;张伯苓:中国奥运的先驱者[N];光明日报;2008年

4 杨阳;张伯苓与南开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5 周振天;走近张伯苓[N];光明日报;2005年

6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朱小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胡显章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黄会林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副主任 彭吉象 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 臧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金元浦 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 杨庆山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康健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满生;今天的教育应向张伯苓学什么[N];光明日报;2005年

7 梁吉生;张伯苓的奥运情怀[N];人民日报;2001年

8 荷生;唐国强解读张伯苓[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9 本报记者  张宝敏;近代教育家的光辉典范——张伯苓[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马建强;张伯苓:强我华夏,体育为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玉;张伯苓的大学德育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张军哲;张伯苓“土货化”特色办学理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胡元林;张伯苓的现代能力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蕴[D];苏州大学;2009年

4 马红英;张伯苓经营大学的理念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董红利;张伯苓与南开家族学校文化生成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6 黄江燕;张伯苓中学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

7 李占秋;张伯苓“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教育思想及其启示[D];吉林大学;2014年

8 刘彦君;张伯苓中学办学理念初探[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曾宇乔;张伯苓德育辩证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初探[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10 王钰;张伯苓“公能”教育思想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15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15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8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