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产学研合作政策与高校知识创新链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07:04

  本文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政策与高校知识创新链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模式由传统的物质驱动型转变为知识驱动型,知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产学研合作作为知识创新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能够有机整合产业方和学研方的资源,实现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最终促进高校(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和提升企业技术能力。产学研合作政策是政府干预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手段,能够为产学研合作的良好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在产学研合作相关主体中,高校作为知识的供应方,掌握着知识这一稀缺资源,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国家能力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科技引领作用。我国政府提出了在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这对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产学研合作是实现知识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必由之路,对提升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将重心聚焦在企业知识创新上,忽略了对高校知识创新的研究。本文以产学研合作政策为切入点,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的演变趋势,并基于产学研合作视角,通过引入产学研合作政策变量,建立了高校知识创新链模型,着重关注了产学研合作政策在高校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首先基于国家层面,通过收集国家及各部委颁布的产学研合作政策,建立产学研合作政策测量标准。基于量化结果,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三方面描述自1985年以来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的演变趋势,理清产学研合作政策各项措施的分布情况,发现政策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为政府制定新的产学研合作政策提供方向和建议。其次基于地区层面,收集我国地方政府颁布的产学研合作政策并进行量化,并将政策变量引入高校知识创新链模型。本文将高校知识创新链划分为政策支持、科研活动、知识创造和知识转化4个阶段,具体包括产学研合作政策支持→校企合作、校政合作→论文产出、专利产出→科技成果转让这样一个完整的高校知识创新过程。运用2006-2013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校科技活动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产学研合作政策对高校知识创造影响过程中高校科研活动的中介效应、产学研合作政策对校企合作和校政合作互动关系的门限效应,并运用知识生产函数分阶段探讨了高校知识创新链的价值实现过程。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阶段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在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上的侧重点不同,政策措施中的财税措施和金融措施较为缺乏,政策目标上从一开始的单一要素推动,发展到要素推动、环境建设以及技术拉动的三方共同推动;(2)校企合作和校政合作在产学研合作政策和高校知识创造之间具有中介效应;(3)产学研合作政策对校企合作和校政合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门限效应;(4)高校论文产出主要受到校政合作影响,专利产出主要受到校企合作影响,而高校的知识转化主要和专利产出有关。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政策量化 高校知识创新链 知识生产函数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7;F27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2
  • 1.1 研究背景10-13
  • 1.1.1 现实背景10-11
  • 1.1.2 理论背景11-13
  • 1.2 问题的提出13-15
  • 1.2.1 当前研究的局限13-14
  • 1.2.2 本文拟研究的主要内容14-15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15-17
  • 1.3.1 产学研合作15-16
  • 1.3.2 产学研合作政策16
  • 1.3.3 高校知识创新链16-17
  •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17-19
  • 1.4.1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17-18
  • 1.4.2 本研究的框架和章节安排18-19
  • 1.5 研究方法19-20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20-22
  • 2 文献综述22-44
  • 2.1 产学研合作相关研究22-26
  • 2.1.1 产学研合作国外研究现状22-23
  • 2.1.2 产学研合作国内研究现状23-26
  • 2.2 政策量化相关研究26-34
  • 2.2.1 政策定性研究27-29
  • 2.2.2 政策定量研究29-32
  • 2.2.3 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32-34
  • 2.3 知识创新链相关研究34-44
  • 2.3.1 知识创新的相关研究34-36
  • 2.3.2 知识创新链的相关研究36-39
  • 2.3.3 知识生产函数的主要类型39-44
  • 3 产学研合作政策的量化研究44-52
  • 3.1 研究方法44-46
  • 3.1.1 政策收集44
  • 3.1.2 量化标准44-46
  • 3.1.3 统计方法46
  • 3.2 产学研合作政策演变分析46-51
  • 3.2.1 整体分析46-48
  • 3.2.2 政策措施分析48-49
  • 3.2.3 政策目标分析49-51
  • 3.3 本章小结51-52
  • 4 实证数据说明与分析52-58
  • 4.1 数据来源52-53
  • 4.1.1 高校科技活动数据52
  • 4.1.2 各地区产学研合作政策力度52-53
  • 4.2 基本情况统计53-58
  • 4.2.1 高校资源投入和产出情况54-56
  • 4.2.2 地区产学研合作政策力度情况56-58
  • 5 产学研合作政策与高校知识创新链关系的实证研究58-82
  • 5.1 实证研究一:产学研合作政策对知识创造影响过程中科研活动中介效应检验59-67
  • 5.1.1 研究假设59-61
  • 5.1.2 计量模型61-63
  • 5.1.3 结果分析63-67
  • 5.2 实证研究二:产学研合作政策对高校科研活动“门限效应”的研究67-72
  • 5.2.1 研究假设67-68
  • 5.2.2 计量模型68-70
  • 5.2.3 结果分析70-72
  • 5.3 实证研究三:高校知识创新链价值实现过程的实证分析72-82
  • 5.3.1 研究假设72-75
  • 5.3.2 计量模型75-76
  • 5.3.3 结果分析76-82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82-86
  • 6.1 结论82-83
  • 6.2 政策建议83-84
  • 6.3 不足与展望84-86
  • 参考文献86-9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96-98
  • 致谢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先斌;我国知识经济工程刍议[J];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2 孙伶俐;代玉启;;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构成与培养[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3 李富杰;知识经济与大学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李新曦;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03期

5 刘毅;;增强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林伟;赵雪梅;;提高员工知识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0年08期

7 孙静兰,崔毅;世界级的话题——知识经济[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8 王何;实事求是与知识创新[J];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04期

9 马中贵;简论教师的知识创新能力[J];成人教育;2003年Z1期

10 王艳廷;王锡朝;张惠娟;;创新知识形成的心理三阶段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洁;;高校教师知识创新能力及评价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第九章 企业知识创新能力[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3 李娜;;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4:创新与创业(Ⅰ)[C];2014年

4 王馨;;从模仿到创新的双模态动力机制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林小妹;;试论人才组织创新管理[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6 杨连奎;;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A];第二十八届中国(天津)2014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闽发证券公司电脑管理部 彭湘林;如何在证券行业实施知识管理(上)[N];网络世界;2001年

2 佟顾民 作者单位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如何对知识型员工实行高效管理[N];现代物流报;2005年

3 许昌卷烟厂 王松福 刘素娟;知识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源泉[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4 胡鞍钢;以知识促发展:21世纪中国的追赶战略[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5 唐珩涛;知识共享促进人才强国[N];科技日报;2004年

6 空军某航空兵训练基地主任 申龙洙;面对知识军事我们缺少什么[N];解放军报;2001年

7 杨华芳;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探讨[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金振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全面深入推进知识共享[N];光明日报;2003年

9 刘由芳;未来军队的知识管理[N];解放军报;2001年

10 宋养琰(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研究员);知识管理:现代企业生存发展之本[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霞;云环境下跨组织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廖晓;基于多种知识网络建模的用户创新社区知识发现与分析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雷井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郭瑜桥;基于系统方法论的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刘红臻;知识经济与法制创新[D];吉林大学;2006年

6 易法敏;核心能力导向的企业知识转移与创新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7 夏晶;高校知识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张波;基于医院核心能力的知识共享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王明荣;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激励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裴小兵;面向企业生产现场的知识创新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鹤;生命周期视角下网络社区动力机制与知识服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苏波;高校研究生科研学习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谢岩;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及动态评价[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4 刘璐;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5 叶婉君;空间知识溢出对中国省域知识创新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露;系统视角下中国知识经济的区域差异及成因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王景霞;复杂网络结构视角下区域知识承载力演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黄勇;知识共享意愿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团队情绪氛围的跨层次调节效应[D];南京大学;2014年

9 江俊桦;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流模型构建与优化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10 黄青;产学研合作政策与高校知识创新链关系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政策与高校知识创新链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5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6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