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信息公开运行机制构建

发布时间:2020-04-06 09:48
【摘要】:现阶段高校进行的信息公开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现阶段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治理的必然要求。同时,高校信息公开的首要目的是保障高校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随着信息公开工作大范围的开展,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就非常重要。但是现实中,高校在公开信息时存在很多问题,致使整体工作进程缓慢,也导致利益相关者对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参与度较低。所以,为了满足不同利益群体对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更好地引导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到大学内部治理之中,高校就应该积极主动将相关信息公开,将此项工作由外部推力向内部动力转变,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息公开运行机制,从而使利益相关者有效行使自身的权利,并合理配置高校的资源,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本研究运用政策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信息公开、高校信息公开、高校信息公开运行机制以及高校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和内涵等;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了高校信息公开的理论、要素、特征及重要性,高校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分类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此外对高校信息公开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运用历史研究法,系统归纳高校信息公开的历史沿革和特点,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法调查高校信息公开的现状,研究发现高校信息公开在推进中成效显著,尤其是主管教育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及信息公开的内容较全面等;但也存在着组织机构的配备呈现“流水制”现象、信息公开方式参差不齐、公开监督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整个高校信息公开运行不畅,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以及公众对高校的满意度。进而深入分析,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高校信息公开在立法层面有缺失,高校组织内部的特殊性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较低等。通过借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高校信息公开的典型经验,提出构建我国高校信息公开运行机制的策略选择,着重在优化制度、完善组织机构、拓宽公开方式、健全监督保障以及鼓励利益相关群体积极参与。本研究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高校信息公开在具体实施方面的问题,挖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丰富了高校信息公开的研究视角。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如:如何在完善机制的基础上,合理构建高校信息公开的制度体系,系统分析不同利益主体对高校信息公开的诉求情况等尚待进一步探索。
【图文】:

高校信息,运行结构


图 2 高校信息公开运行结构图1)公开主体般基于权利与义务统一基础上来说,高校信息公开的主体有权利主体与义体主要是指可以获得高校相关信息的人群,就是大家所说的享有信息者,到高校运行中。高校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是指拥有这些信息的人,不仅包还包括其中的职能部门和学校院系。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共同构成了高校体。2)公开客体开客体就是我们常说的对谁公开。本文所指的客体就是利益相关者,即与系的社会公众,他们为高校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资源,包括资金的支持、与优秀人员等方面的支持,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向这些人群公开信息,以此合达到双方利益最大化。3)公开内容

过程图,高校信息,过程图


依申请公开的主体、方式、流程以及保障措施等。三是不予公开,,即高校按照一定的保密规定及出于学校发展的考虑对某些信息开。这其中就涉及到公开信息的隐私及保密,有涉及到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公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和造成社会不安;或公开信息中涉及到部分人群的隐私与利,公开后会影响相关人群的利益及合法权利的保护等。这些信息就不应该公开。同于不予公开的信息应说明不予公开的理由,并且说明是否和档案一样有时限要求第二,公开具体过程。高校信息公开过程即是一个完整的流程与程序,主要包含了收集信息、整合信布信息以及反馈信息等方面的内容(图 3)。首先是信息的收集,信息公开负责机构将学校各部门和院系庞杂的信息收集在一起;其次是将收集起来的信息按照不同,分门别类进行整合;再次通过多种载体形式将信息发布出去,这中间要注信息的鉴别;最后是对信息公开具体效果的反馈与监督,并将公开效果反馈到具机构中。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琰;侯淑涵;;高校信息公开范围与方式研究——基于在杭高校的调查分析[J];法制博览;2019年07期

2 景文睿;李振寰;刘颢琳;;浅谈高校信息公开若干问题[J];纳税;2018年18期

3 戴睿;赵奕;;经济学视角下的高校信息公开成本问题[J];时代金融;2017年11期

4 柳碧红;;关于如何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12期

5 吴淑泉;;关于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若干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05期

6 黄旭;杨霞;柳莉;;践行现代大学制度精神,提升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水平[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年10期

7 王延明;许宁;;高校信息公开与信息安全保障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5年06期

8 赵欢;;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5年36期

9 刘义;;高校信息公开:现代大学治理的基础[J];读书文摘;2015年10期

10 马怀德;林华;;论高校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红;;高校信息公开理论探讨及具体措施[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丁洪伟;赵东风;杨志军;余江;;关于高校信息工程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3 孙玉溱;;序[A];高校信息理论研究[C];1997年

4 苏健;;TBL教学模式在高校信息素质课程中的探索和思考——兼论美国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的启示[A];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C];2012年

5 姚金菊;;美国高校信息公开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罗超群;;新时代高校信息工作的SW0T分析[A];改革开放四十年文秘工作文集[C];2018年

7 魏代香;;图书馆员在高校信息素养培养中的作用[A];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C];2012年

8 吴晓明;潘永红;谢惠芳;;高校信息系统用户服务实施策略探讨[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彭一明;来天平;权利宁;王素美;;一种高校信息系统中报表实现方法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唐崇忻;;当前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华侨大学文献检索课为例[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政法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王敬波;对高校信息公开的思考[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卢义杰 实习生 杨慧彩 贾天荣;问诊高校信息公开[N];中国青年报;2018年

3 媒体评论员 朱四倍;高校信息公开别拿校务公开敷衍[N];中国教育报;2015年

4 本报记者 晋浩天 本报通讯员 李玮;高校信息怎样才能真公开[N];光明日报;2015年

5 本报记者 李远方;高校信息公开为何还要遮遮掩掩[N];中国商报;2015年

6 本报记者 海燕;高校信息公开步履蹒跚[N];中国商报;2012年

7 记者 刘奕湛;高校信息公开办法公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红星;高校信息:做最合身的“服务商”[N];青岛日报;2009年

9 申欣旺;高校信息公开亟需规范[N];法制日报;2008年

10 刘涛;高校信息公开岂能因“领导”卡壳[N];中国教育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亚丽;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信息公开运行机制构建[D];西北大学;2019年

2 钱紫涵;依法治校视野下的高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3 王伟;广西本科高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4 张艺锋;基于SpringMVC的高校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6年

5 李哲子;我国高校信息公开政策执行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6 高玉容;高校信息公开政策效应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7 邵竞弘;利益主体视角下的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状况评估[D];黑龙江大学;2016年

8 吴剑平;我国高校信息公开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朱处处;合肥地区本科高校信息公开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10 杨佳锦;高校信息公开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16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16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5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