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情商教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18:19
【摘要】:21世纪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大学生是我国青年群体中的优秀代表,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承载着社会和家庭的较高期望,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其道德水平的高低、思想素质的好坏等情商因素,不仅决定着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建设与国家的未来。因此,如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情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然而,当前山东省各高校并没有对情商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大学生也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培养自身情商素质的重要性。对专业知识的灌输仍是目前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如何通过科学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水平,使其真正成才至关重要,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情商教育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情商素质不仅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转变重知识的教育理念,强化培养学生高情商的措施,把情商教育纳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需要大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情商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分析出情商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从而确定了大学生情商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对高校大学生实施情商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调查总结了山东省各高校情商教育的现状,并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情商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行情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对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商教育缺失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总结出之所以目前情商教育在高校中严重滞后,是因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普遍存在情绪不稳定、心理障碍和心理素质差以及大学生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矛盾的因素;其次,是高校的原因。学校过于注重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对情商教育重视不够、情商教育的实施主体不明确以及情商教育的内容不系统,时间分布不均,缺乏长期性;再次,是家庭的原因。家庭氛围、家庭结构、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教育的手段和方式都对情商教育有影响。最后,是社会的原因。目前社会上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盛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源泉和主要途径、高等教育发展片面化,这些因素无不对高校的情商教育提出严峻挑战。针对以上原因,第四部分深入探讨和研究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情商教育的有效对策,以期能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情商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情商素质提供借鉴和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文兵;浅议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前沿;2003年03期

2 马海燕;袁峰;;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看高校情商教育发展现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何苗;;情商教育在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意义[J];现代交际;2010年07期

4 韩伟;;新时期大学生情商问题与情商教育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4期

5 罗尔周;;良好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3期

6 蕊红;;山村里的“情商教育”,教会儿子爱和感恩[J];祝你幸福(知心);2009年07期

7 凌锐明;沈家莲;;中小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情商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0年05期

8 李璐;;中学历史教学渗透情商教育的原则[J];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04期

9 郭婷;张太萍;;《大学生情商养成训练》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8期

10 黄凌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商教育略谈[J];生活教育;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赖英腾;;谈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2 赵子林;;浅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慧玲;唐桂娟;;回归生活世界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契合[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刘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透视的时代价值[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5 陈永福;;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6年

6 郭焱;;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余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原则[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8 李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人学反思[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9 张美琴;;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10 邱子辉;;构建三级配套体系,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文勇;毕节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省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专家组肯定[N];毕节日报;2008年

2 韩宏文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H型钢厂;做好青工思想政治教育[N];长治日报;2009年

3 盛利祥;用活“四种方法”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N];承德日报;2009年

4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河堤初级中学 马树章;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N];大众科技报;2009年

5 东北师范大学 李忠军;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机结合[N];光明日报;2009年

6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维维;立足职业素质养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N];宁波日报;2009年

7 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 彭世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N];山西党校报;2010年

8 周维 姜军;武警黔东南支队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N];贵州日报;2009年

9 香河县城区管理综合执法局 王亚娟 崔雪颖;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为实现跨越凝聚力量[N];廊坊日报;2009年

10 本报评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遵循[N];解放军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2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3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8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沈大光;非理性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睿;思想政治教育在化解社会现实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2 丁月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蒋蓓敏;批评在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及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郭杨子;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1年

5 董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理论趋势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斐;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方法与功能[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倩;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过程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聂露艳;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艺术院系舞蹈教学中的功能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君红;论交往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王珊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7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77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7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