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方法训练体系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张崴;冯林;;创新方法相关课程组织状况分析[J];高教学刊;2015年20期
2 眭平;;地方高校创新实践平台嵌入创新方法教育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年09期
3 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17期
4 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包能胜;陆小华;熊光晶;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5 张明勤;张瑞军;何芹;丛东升;;TRIZ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6 裴晓敏;张增常;;“成物·成思·成己”三位一体创造教育模式——以襄樊学院创造学系列课程改革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7 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8 刘立;;TRIZ理论课程标准(理工类)的构建[J];黑河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张挺;;基于TRIZ矛盾矩阵法对提高Pro/E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年04期
10 刘长增;巩勇智;徐永祥;朱明新;;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能力培养[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简红江;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国辉;创造技法的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2009年
2 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李峗;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方法与创造力培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秀勤;大学生创造力课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26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2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