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诈骗问题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赋桂,李罡;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比较的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 吴向明;;美国高校招生的公平与效率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3 刘海峰;;高考并非万恶之源[J];北京文学;2006年01期
4 肖俊茹;;信息不对称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招生欺诈现象[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林武萍;吴静;吕俊林;;我国高考招生诚信危机分析与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王长乐;;对于高考现象的哲学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7 柯学东;;吉林3700万元高考招生诈骗案内幕[J];法治与社会;2007年11期
8 韦耀波;谭智雄;;论高校招生中的行为失范[J];高教论坛;2006年01期
9 赵银生;;高考改革应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J];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05期
10 石艳;;“共同生存”何以可能?——教育场域中信任问题的社会学审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邹卓鹏;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考试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耀萍;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吴根洲;高考效度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饶峗;论诈骗犯罪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D];湘潭大学;2010年
2 欧颖;我国当前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梁水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4 曾近荣;当前高考制度批评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建军;诈骗罪的司法认定[D];贵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59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59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