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赴英归国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心理再适应过程中的可预测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8 01:23
【摘要】:如今,全球化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倾向于出国留学。目前,已有大量文章研究留学生在出国阶段的跨文化冲击与适应情况,然而,很少有人关心留学生回国后如何再适应的问题。关于如何预测归国留学生的心理适应状态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实际上,很多回国人员发现,在国外居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国重新去适应传统文化,这对他们来说似乎比适应异国文化还要困难。与适应异国文化不同,他们不再是难以适应语言、气候、以及饮食习惯等外在环境,最主要的难题是如何克服心理上的障碍,重新适应之前生活的地方。因此,这篇文章从该角度出发,研究留学生回国后如何从心理上重新适应他们的传统文化,主要研究传统文化与异国文化间的文化冲突、文化距离以及各自的文化身份认同这一系列变量能否用来预测心理上的再适应(压力、焦虑、失落以及整体的心理再适应情况)。为了研究心里再适应过程中的可预测因素,作者采用了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混合研究法。作者首先借助SPSS数据分析软件分析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然后再结合定量数据分析得到的初步结果,进一步采取以采访形式进行的质性研究,进一步探索归国留学生的心理再适应过程的真实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文化冲击与传统文化身份认同感对心理再适应过程具有显著作用,文化差异对心理再适应过程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具体来说,传统文化身份认同感越强,心理再适应情况就越好,而较大程度的文化冲击与文化距离则不利于心理再适应过程。传统文化认同感对文化冲突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另外,回国人员的性别以及在国外居住时间的长短,对心理再适应情况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文章给出三条建议来改善归国人员的心理再适应问题。一、个人沟通与社会交往有助于减少文化差距。二、回国前的心理准备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三、强烈的中华文化身份认同感帮助体会到回家的感觉。总之,归国人员对传统文化的不适应情况确实存在,并且因人而异。正是有些因素能够有效预测心理再适应情况,未来研究需要将等多的关注点放在归国人员的再适应问题上,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的重新适应传统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8.9;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Dong Zhiwen;Wang Ying;;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of World Heritage in China[J];学术界;2017年07期

2 王樱烨;;The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J];校园英语;2019年09期

3 彼得·斯通;;Protecting cultural heritage as an ambassador for peace[J];长江文化论丛;2017年00期

4 Sudeshna Sarkar;;The Common Thread[J];Beijing Review;2016年49期

5 Ji Jing;;Traces of the Past[J];Beijing Review;2016年50期

6 王Ze约;;The Ownership of Heritage Area with the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Apporach——Taking Tianzifang and The Rock as Case Studies[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34期

7 程艳;李贺;;西藏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藏戏传承(英文)[J];China's Ethnic Groups;2016年06期

8 Fran?ois Dubé;;Crossing Cultural Borders[J];ChinAfrica;2017年01期

9 Fran?ois Dubé;;Crossing Cultural Borders[J];Beijing Review;2017年Z1期

10 Nancy Byrd Turner;;爱国的人[J];新高考(英语进阶);201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Jean-Louis Luxen;;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综合性保护(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Preservation of earthen heritage sites on the Silk Road,northwest China from the impact of the environment[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3 苏迪德;;(Industrial) Heritage that Hurts:European Approaches to our Dark Pasts[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H.Detlef Kammeier;;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管理:条件、需求、管理计划和实施(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5 ;World Herit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lated Issues—A Case Study of the“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北京论坛(2007)论文选集[C];2007年

6 ;Sport Industry Internationalizing Management With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Administration[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William Chapman;;濒危的遗产——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城市和城镇(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8 Mohammad Rafique Mughal;;在亚洲变迁的政治和社会经济背景下人类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冲突、局限和妥协(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Neville Agnew;;中国的文化遗产教育(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10 Cheng Ping;;Conservation of Industrial Cultural Heritage during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A];Modernization Science Newsletter(Vol.5,NO.3 September 2015)[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徐嵩龄;应将大运河视为系列遗产[N];中国文物报;2007年

2 译 袁林君 校 王运良;什么是遗产?[N];中国文物报;2013年

3 燕海鸣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系;“遗产化”中的话语和记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姚晓丹;重视保护冲突地区文化遗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5 特约记者 浦丹丹;经典重温,瞻前顾后[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侯松;文化话语视域中的遗产建构与重构[D];浙江大学;2014年

2 丽莎(Mara Lisa Arizaga);贵德琼毛寺的沃摩隆仁唐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吕晓斌;基于产权视角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卜琳;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赴英归国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心理再适应过程中的可预测因素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2 马孙(VINCENDEAU MAXIME GERARD JEAN);[D];西北大学;2018年

3 ANVAR SAFAROV NORMATOVICH(安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古城雷吉斯坦广场的建筑遗产保护[D];东南大学;2018年

4 林钗;《应用语言学年度述评(2015)》第六篇和第九篇汉译实践报告[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5 戴越;《遗产旅游符号学》术语汉译实践报告[D];浙江大学;2017年

6 王明静;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解说汉译英失误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吴艳华;中国传承的重新定位——《灶神之妻》后殖民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8 王文杰;《保护我们的文化资产—文化遗产部门的研究计划》翻译项目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张晓琴;《以罗杰巧克力有限公司与维多利亚市地方当局案件为例谈古建筑的非自愿认定及其保护》翻译报告[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10 王文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遗产与旅游》(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研究报告[D];西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60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60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3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