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接受度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434;G645.1
【图文】:
5图 1.1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按“研究由来→文献综述→模型构建→实证研究→研究总结”五个思路流程展开。研究由来以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背景,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文献综述包含理论分析和现状分析,对混合式教学和技术接受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解析。
通过国内外学者几十年的研究,技术接受理论逐步发展,模型解释力不步,当前技术接受的基本理论模型已经非常成熟。下面对与本研究相关的主要理论进行详细介绍。(1)创新扩散理论Roger 在其 1962 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中首次提出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ovations Theory, DIT). DIT 是一种面向大众传媒对社会以及文化影响的理通过媒介让人们倾向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DIT 认为“创新是一种能被群个人认为新颖的事物、概念或实践[7]。”而创新扩散由时间、创新、社会系通渠道四部分组成,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过程。同时,知晓、劝服、决定、和确定[8]作为 DIT 所包含的五个基本环节。主观感受到的关于某个首次出现物被扩散或发现,以及被人们拒绝或认可,都将会产生某些反应,造成未会系统的某些变化和发展。DIT 认为,创新的特点为解释创新扩散的速度提供了条件,并在一定意义激人们接受创新的时长。DIT 的模型架构如图 2.1 所示,其特征或影响因素相对优势、复杂性、可适用性以及兼容性。以下对这些特征分别进行解释
的特点和优势,而是个体对创新优势的认可程度。时,该项创新被其接受的时间也就越短。性指人们在使用某种创新时所感受到的难易程度被社会中多数成员理解,其被人们接受的速度也较的创新被人们接受的速度也相对较慢。创新前在一定范围创新进行试验的程度称为可试减弱个体使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比那些未试用过易于被人们接受。经验、现存价值以及潜在接受者的需求感知与人兼容性。某项创新同现阶段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与规快速被社会群体认可。,罗杰斯等人给出 DIT 在社会系统中传播的基本技术或新理论等创新在传播过程的前期和后期速度的时间以较高的接受百分比进行传播。如图 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汉玉;钱冬明;任友群;;推进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教师接受度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10期
2 张刚要;安涛;;基于TAM的高校网络课程接受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05期
3 张思;李勇帆;;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行为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年03期
4 金一;王移芝;刘君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1期
5 高峰;;高校教师网络教学方式的采纳和使用——基于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理论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6 顾明远;;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1期
7 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2011年05期
8 路兴;赵国栋;原帅;李志刚;;高校教师的“混合式学习”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大教学网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2期
9 高芙蓉;;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的新进展[J];情报杂志;2010年06期
10 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雪娇;师范生信息技术接受度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年
2 熊明珠;大学生移动学习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田甜;创新扩散理论下的微信扩散和使用影响因子分析[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64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64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