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程序与规则:公立大学权力关系法治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4 16:43
【摘要】: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中国的政策目标规制之下,公立大学被政治实体纳入国家综合治理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大叙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理念得以强化,大学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迈入法治化语境。作为复杂多元的权力系统,公立大学权力关系结构与特征体现着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水平。推进公立大学治理现代化,根本要义是大学治理的法治化,其核心就是大学公域的“规则之治”,其关键则在于“程序之治”,从而体现大学治理的程序正义、和谐共治和实质自由。本文第二部分从权力关系的多重维度厘清和解析公立大学权力关系的内涵、结构与属性,建立研究的逻辑起点。不同层级政府、政府与高校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形成大学外部权力关系的基本内容。大学内部,则存在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民主权力、决策权力-执行权力-监督权力、学校权力-院系权力多维度权力关系,它们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同类型大学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内部职能部门的权力控制程度不一样,权力关系的结构存在个性差异。但在统一化的外部管理下,又体现同质类构、复杂多元的整体性特征。论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对公立大学权力关系法治化的法理基础和制度逻辑进行探析,力图建构本研究的理论根基。大学权力关系法治具有相对特殊的内涵实质、价值证成和程序法理,关涉大学权力与法律的关系定位、大学自由与法律、大学主体权利与义务等。实现大学权力关系可法治性,不仅需要“硬法”路径,也需要推进“软法”路径,形成“软硬协调的混合法之治”。与此同时,必须创新治理制度要素,提升制度创新过程与效果的法定力。论文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分别从外部和内部角度,建构权力关系规则与程序之治的原则框架,提出公立大学权力关系法治化路径。针对公立大学外部权力关系失衡现状,其法治路径在于:府际分权的法治化;政府行政“清单管理”;强化高校参与程序、完善教育行政决策监督程序和健全责任追究的程序要件等外部教育行政程序化治理,建立大学外部治理的公共秩序。在内部层面,一是确立“学术-行政-民主”权力关系法治化的共同治理、分工协调原则:合理划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边界,注重构建“强协调”机制;强化学者个人的学术权力,构建“强防范性”规则机制;促进校内学术组织的学术化,回归学术组织的学术本质;推进二级教学科研单位的学术自治,保障学术权力行使的程序民主和程序参与。二是确立“决策-执行-监督”权力关系法治化的成效导向、分合有度原则,建构“组织目标——大学绩效——规则程序——权力结构”内在逻辑,在单一性功能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和融合不同类型大学不同型态的权力关系特征、自治权力大小和自治能力高低,以及“权力所面对的事务的性质”等多元标准,以保持对于大学管理事务的及时性和系统性回应。三是确立“学校-院(系)”权力关系法治化的底部沉淀、合理授权原则:即构建竞争导向、需求导向、绩效导向的程序与规则,确立学校授权对象院系、授权具体内容和授权时限范围,建立一种差异授权、回归院系自治的法治逻辑。论文第七部分,提出大学权力关系法治的自由目的,并从法治秩序与自由价值阐析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之间的关系。论文第八部分,对研究进行总结,提出研究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7
【图文】:

权力关系,公立大学,简化模型


图 2-2 公立大学权力关系结构的简化模型第一种类型的权力关系。A(X1,Y1)点表示的是学术研究型大学的权力关系特征,一般情况下,X1<Y1,其含义是在这类大学的权力关系中,由于学术人员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学术权力的影响力超过行政权力,在大学组织的资源配置中尤其是学术性事务管理中学术权力具有超出行政权力的主导性和决定性。这种权力关系结构,强调教授治学甚至教授治校的组织价值,学术权力集中在一些学术大牛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教授手里,突出一种追求卓越的精英主义取向。大学组织能主动强调行政权力对学术的服务性,并有效体现在组织决策与执行之中。第二种类型的权力关系。B(X2,Y2)点和 B’(X2’,Y2’)点表示的是一般本科院校的两种情况,B(X2,Y2)点代表学术水平较高的有博硕授予权高校权力关系特征,一般情况下,X2<Y2,表示在学术性事务的管理决策中学术权力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涉及学术与行政界限模糊的“灰色地带”,行政权力仍有很强的影响力和主导力,它虽然代表着教授治学的学术权力期望,但相比较于 A 点代表的权力关系,更强调

示意图,权力关系,程序规则,公立大学


图 6-1:公立大学决策-执行-监督“目标-绩效-程序规则-权力关系”逻辑体系示意图图 6-1 试图阐明以下观点:①纵方向上,公立高校依据外部权力关系博弈设定的目标和内部权力关系博设定的目标进行组织决策,决策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的知识生产、传播、保存和应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决策的目的和价值体现于大学组织的“绩效”,体现出目——决策——绩效的内在逻辑。②横方向上,组织绩效依赖“四力”建构规则及其实现机制——“决策-执行权力关系中领导力、“决策-监督”权力关系中的治理力、面向大学组织内部目标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使用力、面向外部目标的高等教育资源依赖与保障力。③随着大学内外部治理进入问责制为代表的管理主义与治理主义并存的时代

权力关系,公立大学,逻辑模型,权力


图 6-2:公立大学“决策-行政-监督”权力关系分合逻辑模型合有度,就是无论权力分工和权力整合都要有适当的限度,都,从而保持决策与行政对于大学内外部涉及教育利益的公共事对于权力关系分合有度原则的逻辑模型所要求的多元标准具体阐一,基于功能要求的权力分工。只要承认大学是一个理性组织组织,其对效率的要求总会是组织的核心价值之一。按照功能决策权集中于校长办公会等法定权力机关,再依据功能性区别权力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授权或下放到各专业化机构部门,明确学组织“决策-执行-监督”的专门化,提升组织的权力运行效率二,基于不同型态的权力关系特征的权力分合。正如前述,不型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 H 大学这样的学术研究型大学,过行政权力,不仅在学术性事务管理中学术权力具有超出行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详;;我国公立大学的法律属性与依法治教的推进[J];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11期

2 王建华;;重思大学的治理[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10期

3 黄彬;;论公立高校外部行政权力法治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11期

4 田晓苗;;中国教育法治化:历程、问题与反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5 肖磊;石卫林;;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的制度求解——基于23所大学的章程文本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5年02期

6 周湖勇;;大学治理中的程序正义[J];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1期

7 韩春晖;;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软法之治——访著名法学家罗豪才教授[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8 湛中乐;;何谓法治[J];人民教育;2014年24期

9 成洪波;;试论地方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10 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端鸿;中国公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季洪涛;大学学术权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郑伦仁;大学学术权力运行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郭平;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吴帅;分权、制约与协调:我国纵向府际权力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周兰领;论政府与公立学校的行政法律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姚金菊;转型期的大学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80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80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5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