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彩教学中的“平衡性”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5-4;G642
【图文】:
使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让高校成的选择教学方式,这虽有利于艺术教育的发展,但过为校成为了艺术家休憩的“港湾”,这也是导致当时水彩一,也对现今美术院校教育的开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艺之中,提高对客观事物的敏锐性,把对生活的情感转换中,而不是墨守成规,只遵循传统的表现模式。这个时设置水彩专业课程,即使有也是其他专业的附属学科。水彩画的发展速度变缓。的变革画的技法与材料运用在不断革新,创作模式也在慢慢发颜料不再是创作中唯一使用的材料;从媒介上来说,也而
逐画语言,并促进了水彩教学在中国的发展。绘画艺术一直伴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经济和文化的新。人类历史中每个时期的绘画形式都不尽相同,最初的创造,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艺术被用于美化生活,治,直到欧洲文艺复兴后,画家开始在艺术创造中融入会经济高度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开始注重绘画的表现形式则更加丰富,各种艺术观念开始不断涌国水彩艺术的发展,正是因为有着这种精神,才使我国变,适应不同时期对艺术审美的需求。而这种创新精神之中,在当下的艺术语境要求下,水彩教学模式不能只图 1-2 《鲜果》 刘寿祥
与改革开放前后期相比,艺术家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开始运用各种数码设效率,水彩画因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不宜材可以方便后期在室内的创作;同时,也精确且快速的完成初期的素描稿,也避免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宇;;水彩艺术在插画设计教学中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年12期
2 唐敏;;论如何提高水彩艺术的表现力[J];艺术科技;2018年10期
3 曾金妹;;探究水彩与自然建筑相结合研究[J];北极光;2019年03期
4 陈俊;;从“水彩”到“中国水彩”——中国水彩艺术的历史与叙事[J];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01期
5 赵龙;;语言与观念的切换——我在水彩创作中的思考[J];美术;2017年12期
6 刘瑶;;水彩艺术的美学价值挖掘[J];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03期
7 吴福珍;;当代语境下水彩教学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05期
8 张丽;;从设计的角度解析水彩艺术[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11期
9 王帅;;水彩艺术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11期
10 刘蓉蓉;;水彩艺术语言中“偶然性”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8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丹 陈卓愉;一份当代水彩艺术发展的报告[N];中国文化报;2019年
2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薛原;水彩艺术的魅力[N];青岛日报;2019年
3 美周;打造水彩品牌特色 推动水彩艺术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高素娜;水彩艺术的“生存”与“状态”[N];中国文化报;2017年
5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双双;佶道艺术中心 为边缘化水彩寻求多元路径[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张亚萌;刘向东:水彩不是小品不是轻音乐[N];中国艺术报;2017年
7 袁兆辉;右玉首届中国水彩艺术节启动[N];朔州日报;2017年
8 舒新;“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绽放[N];中华读书报;2015年
9 吉林省通化市 卢元惠;水彩艺术琐谈[N];美术报;2005年
10 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常务副主任 中央美院教 王维新;率真、质朴的水彩艺术[N];美术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天;论水彩教学中的“平衡性”[D];湖北美术学院;2019年
2 王嘉滢;多元文化环境下的水彩艺术[D];湖北美术学院;2019年
3 叶凯;浅析《开花沼泽》系列水彩作品的创作实践[D];湖北美术学院;2019年
4 李明琦;浅析当代中国女性人体水彩的语言表达特征[D];湖北美术学院;2019年
5 房琳琳;水彩在二维动画场景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6 汤澜;《水彩指南》与19世纪英国水彩艺术中的基本认识和观念[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7 黄梦竹;从陈流水彩的审美特征谈当代青年水彩的艺术倾向[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8 范榕轩;意象之美[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9 陈耀文;试谈水彩静物画中的情怀展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10 金柯科;“取境”在水彩中的融入及其美学意义[D];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792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9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