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1
【图文】: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内涵的了解情况
大学生对其选择的情况具体如图2 所示。大学生认为造成其不友善的原因主要为:家庭友善教育的缺失、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个体本位心理严重以及社会价值观念功利性的影响,而认为学校友善教育不足以及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对其不友善的影响相对较低。通过大学生的选择可以发现,他们认为家庭应肩负起友善教育的主要责任,也承认社会环境影响了大学生友善行为的践行,但是认为学校对友善教
学生表示“不清楚”,这就表明其对所在学校的友善相关内容并未认真关注过,具体情况如图 3。当被问及“您对所在学校的友善观培育现状是否满意”时,选择“非常满意”的大学生为 11.75%,选择“较为满意”的大学生为 42.41%,综合来看有 54.26%的大学生对所在学校的友善观培育现状满意。这就表明学校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友善观培育效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小琴;沈银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状况调查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年10期
2 王翠华;;友善价值观:大学生成人的重要之维[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10期
3 闫睿颖;;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友善价值观的培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年10期
4 潘德荣;;论当代诠释学的任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5 徐志红;;荀子“积善成德”思想对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启示[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6 唐明燕;王磊;;“友善”价值观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21世纪以来“友善”价值观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5年05期
7 黄明理;;友善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8 夏家春;杨守金;;弘扬传统 培育公民的友善理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9 孙海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培育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15期
10 郑文奇;孙静;申新;;网络视野下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育[J];煤炭高等教育;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令银;主体间性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豪;中国孝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安徽大学;2016年
2 吴近珍;大学生友善观现状与培育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3 林彩展;先秦儒家友善观的德育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徐丽葵;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6年
5 王福娟;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借鉴价值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于丽娜;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7 孙珍;友善价值观及其践行途径[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欢欢;“90后”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盛平;友善价值观面向[D];安徽大学;2014年
10 崔雪;当代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92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92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