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主体间性视域下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1:50
【摘要】: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观的提出丰富了友善的内涵,友善不仅是公民的基本道德,更是实现社会和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生活的中国梦的重要价值取向。当前社会出现了漠视生命、人情冷漠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表现为不信任、冷漠、缺乏友善,因此,友善观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对其进行友善观培育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品格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主要从主体间性的视角进行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研究。全文主要分为导论、友善相关概念界定、主体间性理论、大学生友善观调查研究、培育大学生友善观的思路五部分内容。导论部分以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为开端,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友善相关概念界定部分中,主要对友善的内涵进行了纵向梳理,结合友善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从知、情、信、意、行出发,对大学生友善观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培育其友善观的必要性。同时,在主体间性理论部分,主要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变化过程中揭示主体间性的内涵,并且在这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主体间性理论,在不同哲学视野的主体间性理论中提出其对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启示,目的在于从理论上表明,主体间性理论能够提高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实效性。在大学生友善观调查研究部分,采取了问卷调查以及参考学界权威研究的结果,来了解大学生友善观的主流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调查问卷主要将主体间性思想贯穿始终,考察主体间性对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影响,同时,问卷采用了“态度与行为”“教育与成效”两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友善观总体表现良好,但是在友善的践行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并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发大学生友善观问题的原因。最后,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以高校为主要培育阵地,提出了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思路。主要为坚持主体间性的培育原则、构建主体间性的思维方式、注重主体间的理解与对话、实现多样的主体间性友善观培育方式以及践行主体间性的友善交往活动,以此希望为大学生的友善观培育做出一份贡献,提高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实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41
【图文】:

价值观,社会主义,大学生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内涵的了解情况

大学生,调查情况


大学生对其选择的情况具体如图2 所示。大学生认为造成其不友善的原因主要为:家庭友善教育的缺失、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个体本位心理严重以及社会价值观念功利性的影响,而认为学校友善教育不足以及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对其不友善的影响相对较低。通过大学生的选择可以发现,他们认为家庭应肩负起友善教育的主要责任,也承认社会环境影响了大学生友善行为的践行,但是认为学校对友善教

大学生,途径,现状,学校


学生表示“不清楚”,这就表明其对所在学校的友善相关内容并未认真关注过,具体情况如图 3。当被问及“您对所在学校的友善观培育现状是否满意”时,选择“非常满意”的大学生为 11.75%,选择“较为满意”的大学生为 42.41%,综合来看有 54.26%的大学生对所在学校的友善观培育现状满意。这就表明学校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友善观培育效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小琴;沈银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状况调查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年10期

2 王翠华;;友善价值观:大学生成人的重要之维[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10期

3 闫睿颖;;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友善价值观的培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年10期

4 潘德荣;;论当代诠释学的任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5 徐志红;;荀子“积善成德”思想对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启示[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6 唐明燕;王磊;;“友善”价值观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21世纪以来“友善”价值观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5年05期

7 黄明理;;友善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8 夏家春;杨守金;;弘扬传统 培育公民的友善理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9 孙海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培育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15期

10 郑文奇;孙静;申新;;网络视野下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育[J];煤炭高等教育;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令银;主体间性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豪;中国孝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安徽大学;2016年

2 吴近珍;大学生友善观现状与培育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3 林彩展;先秦儒家友善观的德育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徐丽葵;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6年

5 王福娟;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的借鉴价值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于丽娜;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培育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7 孙珍;友善价值观及其践行途径[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欢欢;“90后”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盛平;友善价值观面向[D];安徽大学;2014年

10 崔雪;当代大学生友善观培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92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92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1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