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观视域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
【学位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古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教育[J];黑河学刊;2015年11期
2 艾国;刘艳;;从四个维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的内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10期
3 肖斌;;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基于强弱关系理论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5年10期
4 郑文奇;孙静;申新;;网络视野下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培育[J];煤炭高等教育;2015年04期
5 杨华丽;李姜柏;;培养大学生友善品质的途径[J];赤子(上中旬);2015年04期
6 刘同舫;;康德道德观及其对现实道德教育困境的开解[J];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7 任帅军;;马克思道德观意蕴及其启示[J];伦理学研究;2014年01期
8 李建华;;友善何以成为一种核心价值观[J];伦理学研究;2013年02期
9 姚大志;;当代功利主义哲学[J];世界哲学;2012年02期
10 薛敏;廖大凯;薛涛;;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建华;;友善:必须着力倡导的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培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7年
2 张旭;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3 李晓宁;大学生共情能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4 徐明盼;大学生对微信朋友圈信息的接触、认知及使用情况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5 田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评估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6 李起云;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阈下的大学生个人发展问题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7年
7 郭毅飞;大学生网络伦理缺失及其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8 李梦媛;传统责任伦理在大学生责任感培育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潘露莹;大学生恋爱观的伦理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10 陈明升;恩格斯的道德观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14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1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