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2 20:14
   知识教育求真,道德教育求善,审美教育求美,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更加强烈,对于精神自由圆满的追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愈来愈高涨的审美热潮正应和了马克思的“未来的人是审美的人”和高尔基的“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的天才预言。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美的一种,其自身具有审美要素,符合审美的标准和条件。为适应时代发展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出现了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由于都有着对自由、和谐与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它们被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于培养审美的人、完整的人、全面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就成为了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沿课题。本文拟就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进行探究,以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由于遵循了教育的规律而体认到和谐与完满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最恰切的手段展现出人类主体本质力量的审美实践活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忽略人的感性需要、片面强调工具理性、沉重性和枯燥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对立。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高、全球化各种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性主义危机;内部因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从政治主导转向政治性与审美性相结合、从外源性发展转向内源性发展、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日臻完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体的人,其自身发展也是其中重要因素。为了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难题,本研究以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关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两个尺度”与美的规律理论、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同时借鉴相关审美教育思想,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研究。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身的基本属性为切入点,从多个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价值理念,并在此价值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过程的结合仍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是美学、过程哲学等学科交叉新的生长点。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基本视角,以美学作为基本价值导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审美问题进行深度的剖析和批判,有助于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建设的内在需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和影响力,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美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美的教育过程。本文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中,教育者应以过程为抓手,以审美为鹄的,以表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语言,释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表演要素,投入浓厚的真情实感,才能真正创造多维立体的、可亲、可信、可感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效度和亲和度,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理性的世界以理服人,同时在感性的世界以情感人,使大学生具有审美的人格,丰富的审美心理,提升审美能力和幸福能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落到实处。根据研究的逻辑理路和内容编排全文分为导言、结语和主体的五个章节:导论部分介绍选题缘由,界定核心概念,分析研究背景及现状,介绍研究依据的基本理论,陈述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问题解决的理论基础及理论借鉴。梳理了中西方审美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启示,同时借鉴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其他理论借鉴: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理论、过程哲学理论。第二章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忽略人的感性需要、片面强调工具理性、沉重性和枯燥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对立等几个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外部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部因素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体——人自身发展的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第三章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应然追求,提出真善美的境界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最高境界,真善美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统一,是道德与情感的协调统一,是人性自由自觉的显现;真善美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能够在实施层面充分体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实现各要素和谐统一。第四章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价值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价值理念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开展的实施原则,是真善美的要求在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意识形态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本质规定性、道德伦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外在规范性、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艺术表现力、以自由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价值旨归、和谐发展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第五章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实践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审美教育与品德教育的融合渗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艺术表现力,走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个性化发展之路,自由时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积极要素,以培育和谐个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过程的最终落脚点。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洪铁;王丽;;三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的发展评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11期

2 方芳;郭静;;美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3 张明;;“中国梦”的特征、价值导向与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孙来斌;刘近;;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梦”多维透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10期

5 梁丽萍;;百年沧桑“中国梦”[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02期

6 谭培文;;当代大学生信仰与信仰教育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毛崇杰;;美学:边界与超越[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何水法;;“美育扫盲”刻不容缓[J];人民论坛;2008年06期

9 杨国辉;;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林春逸;;论通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推进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周贤 ;刘光明;;梦在前方 路在脚下[N];经济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韦冬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石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李明;在美学的转捩点上[D];复旦大学;2006年

7 刘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薛晓阳;希望与命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燕英;认知不协调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应用[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2 徐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阻抗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黄晓燕;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安徽大学;2012年

4 王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军;传播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实效性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6 黄献清;交往实践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卢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殊凡;大众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赵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的交往[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10 周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17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17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6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