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4 12:19
   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需要理想、需要梦想的时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生活方式在大学校园中盛行,教育者应该重视当代大学生身上呈现出来的新变化、新现象,并思索如何以励志教育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高度、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概括如下:导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探究缘起和研究意义,对研究意义的阐述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展开;其次是探讨与梳理了与该论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一定的研究述评;最后,介绍了该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第一部分是关于励志教育的相关概念阐述。首先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文章的展开奠定基础。其次,以"何为志、如何励"为研究思路对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释,为论题提供研究方向。并进一步探析了励志教育的发生机制。最后,探讨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重要意义,以阐明论题研究的实践价值。第二部分阐述了励志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对中西方古代励志教育思想分别进行了阐述,为下文的展开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参考和借鉴思路。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励志教育的主要目标与内容。本部分并未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过高的要求和期盼,而是立足现实提出了大学生励志教育的重要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提出了励志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引领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志向。第四部分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本部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前励志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把问卷调查的结果作为分析当前励志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与对策的重要基础。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本文主要从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和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励志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也就是文章的最后一个章节,是本文的落脚点,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也是本文的实践价值所在。本章节以第四章节的研究为基础,在对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以知、情、意、行为思考脉络,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具体思路。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小华;;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看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12期

2 周强;黄发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路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11期

3 郑晶晶;曲建武;;中国梦构筑大学生精神动力培育理路的多维透视[J];学术探索;2016年11期

4 张向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16期

5 王春江;;中国梦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6年14期

6 李辉;;激励理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6年12期

7 李平;仝立强;魏W

本文编号:2818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18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8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