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教育引导与转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18:54
   大量数据调查、新闻报道以及学者搜集的案例表明,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导致恶性事件频发。这些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存在,不但给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了新的工作压力。而我国目前十分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先后颁发了多份文件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6年12月30日新出台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再一次明确要求,“高等院校要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重视自杀预防,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因此,对心理问题型大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探讨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们的教育引导以及转化的方式,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建设工作的实际作用,成为了如今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要使命以及急需去面对的重要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江西三所高校为例,展开实际调查,以真实数据为依据,从多维角度深刻剖析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危害,分析其多角度成因,指出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教育引导与转化的必要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如何做好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与转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思路、策略,从而有利于促进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祖国培养出身心健康、意志坚强、思想心理素质良好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主力军。本文共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内容,并在研读国内外专家学者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及主要表现。结合已有的成果及此次问卷调查数据,界定心理问题型大学生这一概念,将其划分为环境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家庭贫困、求职择业六大类型,并进一步分析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的表现特征及危害。第三部分: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主要成因分析。围绕社会、家庭、学校、自身四个因素展开论述,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第四部分:论述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与转化。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首先,论述了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教育引导与转化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其次,从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心理问题型大学生教育引导与转化的具体思路和策略。在心理问题型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与转化过程中,尤其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结合。
【学位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41
【部分图文】:

心理问题,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困扰


放问卷 600 份,回收 592 份。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此次调查数据,笔问题型大学生划分为环境适应、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家庭贫困、求职类型。经统计发现,大学生在“哪些方面给您带来了心理困扰(多选题)答中,按选择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人际交往、家庭贫困、学习、恋爱、环求职择业心理问题(见图 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秀华;;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规律探析与干预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5年09期

2 张小平;邵雅利;;网络时代下的“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创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咸高军;朱岩;;《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创新研究》实施方案[J];吉林教育;2013年34期

4 马万顺;;试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J];江苏高教;2013年06期

5 姜土生;邓卓明;;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3年02期

6 陈明中;;浅谈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行为表现、特点与原因[J];青年与社会;2013年03期

7 曹中秋;;当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3年01期

8 尚靖君;;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郑有珠;;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17期

10 郭慧;;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班梦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侯瑞刚;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对策[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瑜;新时期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教育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淑娟;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22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22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d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