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家庭资本对大学毕业生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3 11:3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庞大,大学毕业生成为了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融入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家庭资本作为一个客观的先赋性因素,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探求大学毕业生的家庭资本水平与其社会融入状况是否存在相关,以及前者对后者是否存在影响,对于促进大学毕业生社会融入,顺利完成继续社会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融入是指大学毕业生离开学校,走入社会阶段,通过自身调整和自我创新,逐步适应并融入职业社会各个方面的过程,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基于基本社会化之后的再社会化过程。通过查阅和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学界对大学毕业生社会融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就业层面,并且对大学毕业生家庭资本水平与其社会融入其他层面的相关性缺乏实证性的量化研究。根据研究需要,分别开发了测量大学毕业生家庭资本和社会融入的问卷。其中家庭资本量表测量维度包括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和家庭文化资本;社会融入量表测量维度包括经济融入、人际融入、跨文化融入和身份融入。在开发问卷过程中进行了预调查。对正式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分析,确保问卷有较高的信效度。通过相关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经济资本与大学毕业生经济融入、人际融入存在显著正相关;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经济融入存在显著正面影响;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毕业生跨文化融入和身份融入存在显著正面影响。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我们建议从推进经济精准扶持、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优化家庭文化氛围、加强社会融入教育几个方面来提升家庭资本弱势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融入能力。
【学位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47.38
【部分图文】:

资本,家庭,大学毕业生,社会


-入况逡逑从图2-1可以看出,总体来说,社会融入状况各维度,低分组中家庭资本低逡逑分组大学毕业生人数多于家庭资本高分组人数;高分组中家庭资本高分组大学毕逡逑业生人数多于家庭资本低分组人数。具体从社会融入的四个维度来看,经济融入逡逑低分组中家庭资本低分组的人数为104人,家庭资本高分组的人数为44人;而经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卓然;葛鲁嘉;;家庭环境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J];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10期

2 潘泽泉;林婷婷;;劳动时间、社会交往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研究——基于湖南省农民工“三融入”调查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03期

3 王君健;;以北京市企业青年为对象看农村户籍青年的社会融入和压力[J];青年研究;2015年03期

4 李德显;陆海霞;;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与家庭资本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04期

5 李丹;徐鑫锫;官泰然;崔丽莹;;家庭环境与儿童的心理适应:关系与应对[J];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6 吴志明;马秀莲;;文化转向:大学毕业生城市流动的新逻辑[J];当代青年研究;2015年01期

7 孙涛;赵岩;翟磊;;社会融入视角下的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研究——基于三亚市的实证调查[J];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04期

8 张庆武;;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青年研究;2014年05期

9 倪新兵;;社会资本差异下的“蚁族”群体构成[J];当代青年研究;2014年02期

10 李雅儒;毛强;;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调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明宝;;心理断乳与社会融入:毕业大学生的初始社会适应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必_g;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与大学生创业导向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 崔东植;城乡高中学生家庭背景与大学专业选择意向关系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赵小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董美英;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重点高校大学生来源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娴;大学毕业生职业初期社会适应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吴剑;影响大学生适应的心理冲突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25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25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7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