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14:3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深化社会责任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的主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的视觉下,志愿活动能让更多的志愿者体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准确认识是重要的工作基础和必备前提。以推动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践行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志愿服务观、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同时也要搭建更广的志愿服务平台。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各国对大学生志愿教育越来越重视,政府也强调加强志愿服务的开展,培养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主观意愿,既是当今高等教育培育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社会需要人才的需要。本文基于这一社会现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开展了数据调研,较全面地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与原因,积极探索了以志愿者服务为视角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有效途径,对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本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概述。主要从词源的角度入手,对有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核心定义进行了梳理;同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进行了理论溯源;在此基础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以及对社会责任感形成产生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并重点探讨了志愿服务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问题。第三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调查分析。通过开展社会调查,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的调研结果进行全面分析。采用抽样调查法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选取武汉科技大学部分学院,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三个环节认知、认同、践行以及社会责任感涵盖的“政治责任感、生命责任感、学习责任感、网络责任感、学校责任感”等五个维度,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基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对策。基于现状分析,提出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对策。强调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心理机制,构建互动体制;创新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手段,增强责任意识;规范志愿者活动,构建社会责任长效机制。
【学位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特色与创新之处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概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责任与责任感
        2.1.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2.1.3 志愿者与志愿服务
    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依据
        2.2.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说
        2.2.2 自由与社会责任关系的理论
        2.2.3 公民教育与公民责任理论
    2.3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2.3.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
        2.3.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作用
        2.3.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与志愿服务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分析
    3.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
        3.1.1 调查问卷整体构想
        3.1.2 调查问卷组织实施
    3.2 基于调查问卷的基础数据统计
        3.2.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情况的总体数据
        3.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变量因素数据统计
    3.3 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整体评价
        3.3.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总体分析
        3.3.2 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3.3.3 大学生综合素质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3.3.4 大学生人际关系环境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3.3.5 大学生家庭社会环境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3.4 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原因分析
        3.4.1 自身原因:大学生主体的弱化对志愿服务活动不够重视
        3.4.2 学校原因: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的体制不健全
        3.4.3 环境原因:西方不良思潮的冲击使大学生功利性加强
        3.4.4 家庭原因:家庭教育忽视志愿服务教育的开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对策
    4.1 提升责任主体意识,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体系
        4.1.1 在志愿服务中培养责任认知
        4.1.2 在志愿服务中熏陶责任情感
        4.1.3 在志愿服务中培养责任意志
        4.1.4 在志愿服务中激发责任动力
    4.2 强化高校主阵地,创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方式
        4.2.1 发挥榜样模范引领作用
        4.2.2 加强优良学风滴灌作用
        4.2.3 构建人际关系协调体系
        4.2.4 加强优良师德塑人作用
    4.3 优化外部环境,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大格局
        4.3.1 优化校园环境
        4.3.2 优化家庭环境
        4.3.3 优化社会环境
    4.4 规范志愿者活动,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长效机制
        4.4.1 健全规范化招募机制
        4.4.2 强化专业化的培训机制
        4.4.3 制定弹性化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
        4.4.4 探索普及化激励机制
        4.4.5 政府加强社会立法,使志愿活动有法制保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泽楠;;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年06期

2 谢剑秋;许小燕;沈育德;;大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13期

3 闫伟东;;市扶贫局开展“助力脱贫攻坚青春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J];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2019年04期

4 叶惠杰;刘亚雷;;省档案局开展2018年度宪法宣传及志愿服务系列活动[J];云南档案;2018年12期

5 胡艳华;龚长林;李文勇;;周口推进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社会组织;2019年02期

6 丁玉兰;;医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与思考——以某高校的抽样调查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年03期

7 俞芳;冯江英;;开展小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与活动中的问题和对策探讨——以乌鲁木齐市第Y小学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8 李维;;北京市大兴区:迎冬奥倒计时1000天举办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9年03期

9 冯衡;罗祥文;;关于促进民族地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的几点思考[J];统计与管理;2017年11期

10 邵鑫宇;;中央文明办部署2018年春节期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J];雷锋;201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文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祖冲;志愿精神中志愿者责任意识的培育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3 徐帅;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月欣;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2 曾靖;“爱与陪伴”:社区老年志愿服务活动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9年

3 孙萌;社区老年志愿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4 陈璇;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5 刘梦迪;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功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6 周雪涛;参与志愿服务对农民工妇女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7 赵慧玲;微文化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8 李心怡;福建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9 吴丹丹;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10 张黎;山东省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服务情况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40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40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c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