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11:15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论文首先在教育环境下对创新素质进行属性分析,提出知识组合维度的创新素质属性,使开发符合本文定义的创新素质成为研究的出发点与根本目标,其次定义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定义与属性,提出在知识经济环境下,高等教育的使命即通过教育资源整合与教育模式架构,运用个体动机模型,培养开发具有本文所定义创新素质的大学生人力资源,为大学生生涯发展辅导与人力资源开发在大学生个体中寻求衔接点,即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再次本文将以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为出发点,完成大学生生涯发展辅导与人力资源开发在组织微观情境下有效衔接的理论探索与操作体系构建。 在理论上形成了包含规律认识和把握、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构建、教育资源整合方式和手段实施、绩效评价模型建设等在内的理论体系。 在实践上,利用理论体系结合实际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大学生发展辅导体系”的创新教育平台,开发建设动态评价系统软件。 论文以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机理、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的特点分析,从动机和激励、创新环境等人力资源开发要素出发,阐述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路径选择。进而从创新的基础、创新的动力、创新的技能、创新的导引、创新的平台、创新的体验、创新的主导、创新的控制等八个不同的角度和路径对创新素质培养模式进行设计和构建。 通过AHP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构建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用支持向量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估与学校创新培养水平进行了机器学习,为利用训练集来预测未来数据评价找到了较科学的方法。 以管理理论为指导建指标体系、凭模型方法找分析依据与结论,为了实现评价体系科学化,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综合理论与实践成果,建立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Web服务器、OLAP技术,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学生的创新综合素质进行动态分析评测,对异常趋势预警,促进管理的标准化,降低人工评价的主观性。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管理设计了一套完整解决方案。 论文主要从研究切入点、理论的边际创新、培养模式构建、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基于人力资源视角形成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为大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以此模式形成的培养体系为提高大学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学位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G642.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1.2.2 大学生生涯发展辅导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学术界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理论与文献综述
1.3 研究角度与研究对象分析
1.3.1 研究角度分析
1.3.2 研究对象分析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机理
2.1 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定义与属性
2.1.1 大学生人力资源的概念
2.2 创新的内涵与潜质要素
2.2.1 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2.2.2 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
2.2.3 创新的潜质要素
2.3 大学生生涯发展辅导的定义与属性
2.3.1 生涯发展的概念
2.3.2 生涯发展辅导的概念
2.3.3 大学生生涯发展的概念
2.3.4 大学生生涯发展辅导的概念
第三章 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
3.1 造就大学生人力资源
3.2 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3.2.1 美国的大学生培养模式
3.2.2 口本、德国、英国的大学生培养模式
3.3 我国大学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概略
3.3.1 我国大学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3.3.2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就
3.4 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3.4.1 动机与激励
3.4.2 创新环境
3.4.3 主要开发路径的选择
第四章 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构建
4.1 创新之基础:通识教育体系
4.1.1 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4.1.2 课程模块设计策略
4.1.3 创新研究课程策略
4.1.4 社会实践课程策略
4.2 创新之导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4.2.1 职业生涯认知引导
4.2.2 职业生涯目标引导
4.2.3 职业生涯职业引导
4.3 创新之平台:大学生就业能力
4.3.1 职业素养培养
4.3.2 专业技术能力培养
4.3.3 职业适应性培养
4.4 创新之体验:创业教育
4.4.1 创业教育目标
4.4.2 创业教育内容
4.4.3 教学评价
4.5 创新之技能:实践中培养
4.5.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5.2 师生组队科研模式
4.5.3 多样化课外实践模式
4.6 创新之动力:自我教育与发展
4.6.1 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4.6.2 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内涵
4.6.3 以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体系的实现途径
4.7 创新之主导:创新型师资队伍
4.7.1 创新型教师资源的培养规划
4.7.2 创新型教师人才交流
4.7.3 创新型教师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4.7.4 激励措施
4.8 创新之控制:评价与评估体系
4.8.1 考试成绩的创新评估
4.8.2 创新能力的质量评估
第五章 创新素质培养评价系统及实证应用
5.1 评价系统研究
5.1.1 层次分析法
5.1.2 模糊评价
5.1.2.1 模糊评价法的基本理论
5.1.2.2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测评
5.1.3 支持向量机评价
5.2 案例研究
5.2.1 启航
5.2.2 培养
5.2.3 创新培养
5.2.4 职业生涯规划
5.2.5 大学生发展辅导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综述
第六章 理论深化及扩展
6.1 “人力资源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模式
6.1.1 双模式培养的重要性
6.1.2 双模式培养的重要途径
6.2 全程职前教育模式
6.2.1 全程职前教育的重要性
6.2.2 全程职前教育的日标
6.2.3 职前教育的培养模式探索
6.2.4 职前教育的培养模式
6.3 动态评价系统开发
6.3.1 系统设计思路
6.3.2 开发系统的现实意义
第七章 结束语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表索引
图索引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8610
【学位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G642.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1.2.2 大学生生涯发展辅导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学术界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理论与文献综述
1.3 研究角度与研究对象分析
1.3.1 研究角度分析
1.3.2 研究对象分析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机理
2.1 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定义与属性
2.1.1 大学生人力资源的概念
2.2 创新的内涵与潜质要素
2.2.1 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2.2.2 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
2.2.3 创新的潜质要素
2.3 大学生生涯发展辅导的定义与属性
2.3.1 生涯发展的概念
2.3.2 生涯发展辅导的概念
2.3.3 大学生生涯发展的概念
2.3.4 大学生生涯发展辅导的概念
第三章 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
3.1 造就大学生人力资源
3.2 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3.2.1 美国的大学生培养模式
3.2.2 口本、德国、英国的大学生培养模式
3.3 我国大学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概略
3.3.1 我国大学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3.3.2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就
3.4 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3.4.1 动机与激励
3.4.2 创新环境
3.4.3 主要开发路径的选择
第四章 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构建
4.1 创新之基础:通识教育体系
4.1.1 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4.1.2 课程模块设计策略
4.1.3 创新研究课程策略
4.1.4 社会实践课程策略
4.2 创新之导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4.2.1 职业生涯认知引导
4.2.2 职业生涯目标引导
4.2.3 职业生涯职业引导
4.3 创新之平台:大学生就业能力
4.3.1 职业素养培养
4.3.2 专业技术能力培养
4.3.3 职业适应性培养
4.4 创新之体验:创业教育
4.4.1 创业教育目标
4.4.2 创业教育内容
4.4.3 教学评价
4.5 创新之技能:实践中培养
4.5.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5.2 师生组队科研模式
4.5.3 多样化课外实践模式
4.6 创新之动力:自我教育与发展
4.6.1 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4.6.2 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内涵
4.6.3 以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体系的实现途径
4.7 创新之主导:创新型师资队伍
4.7.1 创新型教师资源的培养规划
4.7.2 创新型教师人才交流
4.7.3 创新型教师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4.7.4 激励措施
4.8 创新之控制:评价与评估体系
4.8.1 考试成绩的创新评估
4.8.2 创新能力的质量评估
第五章 创新素质培养评价系统及实证应用
5.1 评价系统研究
5.1.1 层次分析法
5.1.2 模糊评价
5.1.2.1 模糊评价法的基本理论
5.1.2.2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测评
5.1.3 支持向量机评价
5.2 案例研究
5.2.1 启航
5.2.2 培养
5.2.3 创新培养
5.2.4 职业生涯规划
5.2.5 大学生发展辅导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综述
第六章 理论深化及扩展
6.1 “人力资源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培养模式
6.1.1 双模式培养的重要性
6.1.2 双模式培养的重要途径
6.2 全程职前教育模式
6.2.1 全程职前教育的重要性
6.2.2 全程职前教育的日标
6.2.3 职前教育的培养模式探索
6.2.4 职前教育的培养模式
6.3 动态评价系统开发
6.3.1 系统设计思路
6.3.2 开发系统的现实意义
第七章 结束语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表索引
图索引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革;;大学生职前教育教学体系探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周满生;;国际竞争视角下中、印、美的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3期
3 王大磊;郭晓娜;;国外大学生的生涯辅导及其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6期
4 包水梅;魏玉梅;;对建构我国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新框架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6 赵慧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6年02期
7 孙萍茹,米增强,安连锁;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董云川;论大学行政权力的泛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9 白玉,刘铭,靳敏;大学生综合素质量化指标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05期
10 黄牧怡;;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系统[J];江苏高教;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叶晓燕;大学生生涯辅导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2 李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48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48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