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现实状况及提升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05:4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能力水平建设,事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事关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生根,事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的提升。新时代,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日益深入,大学生也逐渐呈现出思想多变、价值多元、个性独立、行为复杂的特点。基于此,高校辅导员能否设身处地理解和体验学生的感受,并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处境作出适当的反应,决定着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是否有效,也直接影响着高校辅导员能否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情作为人际互动的一种重要心理因素,是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素质。提升辅导员的共情能力,能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在梳理学界关于共情能力与高校辅导员工作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实证调研为支撑,对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现实状况与提升策略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引言,介绍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和思路;第一章,主要是对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基础理论的探究,包括概念内涵、维度结构、基本特征的厘定,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的支撑,这是整个研究的基础;第二章,基于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旨在研究当前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现实状况,并对影响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不足的成因进行分析,这是提升辅导员共情能力的前提,也是整个研究何以有效的关键。第三章,对标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结合当前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现实状况,探索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提升策略,这是整个研究的重点所在。一是,加强高校辅导员共情认知能力的教育培训,包括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教育实效;聚焦关键点位,完善内容体系;坚持系统联动,创新教育形式。二是,构建高校辅导员共情理解能力的实践场域,包括唤醒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使命、密切辅导员和学生的日常交往、打造情感性交互式的教育情境。三是,完善高校辅导员共情反馈能力的系统建构,包括建立健全共情反馈的机制、畅通共情反馈的途径、创新共情反馈的方法。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基础理论
    (一)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概念界定
    (二)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理论支撑
二、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现实状况和成因分析
    (一)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现实状况
    (二)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成因分析
三、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共情认知能力的教育培训
    (二)构建高校辅导员共情理解能力的实践场域
    (三)完善高校辅导员共情反馈能力的系统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兰红;余磊;杨锦绣;张培;刘思维;魏玮;;叙事护理对提高轮转护士共情能力的效果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年04期

2 史晓露;;小学生共情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36期

3 朱亚莉;张军;;基于跨理论模式的培训在提高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年01期

4 韩凤师;邵淑红;;大学生童年创伤与共情能力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年05期

5 李晓净;张晓丽;辛玉美;王梦宇;初立颖;孟琨;何春昭;;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末期共情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6 李婷婷;周晓娟;张理想;方妍;方储馨;;护生实习期间共情能力的动态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7 刘国艳;谢琴红;刘志军;朱千;何静;宋兴勇;;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对情绪弹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年05期

8 肖美青;潘孝富;;大学生共情能力与希望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年02期

9 贾铮;;护士共情能力分类及不同类别护士间应对方式的比较[J];中国护理管理;2018年04期

10 刘源远;;大班幼儿共情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红;家园沟通中幼儿教师共情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前锋;情绪加工中脑岛的反应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建生;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现实状况及提升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慧倩;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情绪体验和共情能力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3 丁向;共情能力培训对提升护生人文素质及职业认同度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李晓丽;兰州市综合医院儿科护士遭受暴力现况及其共情能力的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朱玉;精神分裂症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6 王荣鑫;共情能力和颜色背景对身体表情识别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7 王倩;共情能力对会话理解的调节[D];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

8 钟敏利;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与工作效能的相关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年

9 刘少迁;幼儿父母共情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10 吴伟泱;趋近—抑制气质儿童的观点采择与共情能力[D];浙江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69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69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5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