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18:21
近年来,国际形势呈现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态势。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大大增加,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多元化利益格局的产生和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引起了社会文化深层次的变化。高校作为接受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最容易接触和受到西方各种文化的影响。高校的非主流文化主要就是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诉求,有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气息,它是与校园主流文化相分离的一种亚文化,是脱离于正统文化的一种游离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将带来重要的影响,它与我国高校长期以来一直形成的高校主流文化相违背,是当代大学生独特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具有自我表达意识强烈,涉及范围广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高校非主流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群体以其感受的敏锐性、思维的活跃性、思想的先锋性成为非主流文化中重要的实践主体,高校校园则成为非主流文化重要的实践基地。当前,高校非主流文化已经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准则、行为方式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分析非主流文化的现状及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并得出其引导对策,是高校及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
【文章来源】: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概念界定
1.4.1 高校主流文化
1.4.2 高校非主流文化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高校非主流文化的现状与成因
2.1 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基本特点
2.1.1 社会性
2.1.2 自发性
2.1.3 多样性
2.2 高校非主流文化的现状
2.3 高校非主流文化形成的客观因素分析
2.3.1 高校外部因素
2.3.2 学校内部因素
3 高校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3.1 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因素分析
3.1.1 主观因素
3.1.2 客观因素
3.2 高校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3.2.1 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3.2.2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2.3 对大学生智力培养的影响
3.3 高校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3.3.1 激发学生求新求异意识
3.3.2 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
3.3.3 加速学生社会化过程
4 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引导策略思考
4.1 个体认知层面
4.1.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思想理论认识
4.1.2 细化心理辅导,促进心理健康
4.1.3 培养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能力
4.2 组织体制层面
4.2.1 优化高校教育与管理制度
4.2.2 构建合理的德育评估机制
4.2.3 强化高素质的育人队伍建设
4.3 教育实践层面
4.3.1 建立“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4.3.2 发挥高校大众传媒引导作用
4.3.3 开辟高校社会实践基地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2898043
【文章来源】: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概念界定
1.4.1 高校主流文化
1.4.2 高校非主流文化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高校非主流文化的现状与成因
2.1 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基本特点
2.1.1 社会性
2.1.2 自发性
2.1.3 多样性
2.2 高校非主流文化的现状
2.3 高校非主流文化形成的客观因素分析
2.3.1 高校外部因素
2.3.2 学校内部因素
3 高校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3.1 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因素分析
3.1.1 主观因素
3.1.2 客观因素
3.2 高校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3.2.1 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3.2.2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2.3 对大学生智力培养的影响
3.3 高校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3.3.1 激发学生求新求异意识
3.3.2 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
3.3.3 加速学生社会化过程
4 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引导策略思考
4.1 个体认知层面
4.1.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思想理论认识
4.1.2 细化心理辅导,促进心理健康
4.1.3 培养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能力
4.2 组织体制层面
4.2.1 优化高校教育与管理制度
4.2.2 构建合理的德育评估机制
4.2.3 强化高素质的育人队伍建设
4.3 教育实践层面
4.3.1 建立“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4.3.2 发挥高校大众传媒引导作用
4.3.3 开辟高校社会实践基地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2898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898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