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6 14:45
目前,虽然我们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已相应的见诸于行动,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道德问题却是层出不穷,大学生道德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大学生品德教育中心理因素的忽视,对高校德育功能的忽略。所以本文确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问题研究这一选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高校德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如何、以及在大数据时代怎样使心理健康融入高校德育之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挥德育功能.第三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入高校德育工作的历史轨迹,不断延伸和优化德育途径,对二者现状的分析。第四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是我们目前应该正视的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上存在偏差、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些问题阻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的过程。第五部分,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在高校德育中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来解决,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转换心理健康教育咨...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相关理论
2.1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2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功能
2.3 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德育的联系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体系的现状
3.1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高校教育工作的历史轨迹
3.2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4.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
第五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的有效途径
5.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的实际重视
5.2 用正确的方向来指导地位上存在的偏差
5.3 强化队伍知识结构的建设
5.4 转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
5.5 构建全面的德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思政课教学中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J]. 周萍.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24)
[2]浅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J]. 沈光泽. 教育现代化. 2016(37)
[3]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J]. 齐桂林.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15)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径[J]. 刘宏. 学园. 2015(35)
[5]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 程治强.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04)
[6]论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J]. 刘晓明. 中小学德育. 2015(04)
[7]试论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J]. 雷艳平.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01)
[8]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唐小洁,黄仕强. 教育文汇. 2014(01)
[9]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 王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0(08)
[10]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定位[J]. 胡剑英. 理论界. 2007(10)
硕士论文
[1]思想品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D]. 何立欣.辽宁师范大学 2014
[2]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及心理健康培养研究[D]. 曹艳艳.山东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39901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相关理论
2.1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2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功能
2.3 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德育的联系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体系的现状
3.1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高校教育工作的历史轨迹
3.2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4.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
第五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的有效途径
5.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的实际重视
5.2 用正确的方向来指导地位上存在的偏差
5.3 强化队伍知识结构的建设
5.4 转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
5.5 构建全面的德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思政课教学中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J]. 周萍.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24)
[2]浅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J]. 沈光泽. 教育现代化. 2016(37)
[3]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J]. 齐桂林.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15)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径[J]. 刘宏. 学园. 2015(35)
[5]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 程治强.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04)
[6]论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J]. 刘晓明. 中小学德育. 2015(04)
[7]试论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J]. 雷艳平.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01)
[8]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唐小洁,黄仕强. 教育文汇. 2014(01)
[9]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 王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0(08)
[10]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定位[J]. 胡剑英. 理论界. 2007(10)
硕士论文
[1]思想品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D]. 何立欣.辽宁师范大学 2014
[2]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及心理健康培养研究[D]. 曹艳艳.山东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39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39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