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地方高校嵌入式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1-01-17 11:51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大学特别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服务性指向日趋鲜明,但由于资源限制及办学路径惯性依赖,地方高校未能充分利用所在区域资源形成独特人才培养路径。本研究从地方高校所在区域社会网络关系入手,利用社会嵌入理论对地方高校整合、利用、吸收和转化区域资源进行系统性分析,以"融、通、化"为路径,探索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 

【文章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地方高校嵌入式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聚焦“融”: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体系认知嵌入

师资,资源,技术


面对经济社会问题日益增加的复杂性,任何单一组织都难以独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和集聚提升自身所需的全部资源。新技术引发的创新驱动发展浪潮中,大学虽在社会网络构建及开放方面显示了进步和改革姿态,试图通过与政府、企业等利益主体建立伙伴式或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但大学从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到行政决策体制机制反应方面仍遵循旧路径与体制,以书本知识为主要知识来源、以论文项目为评价指标、以个别松散的服务获得暂时资源支持,未将“合理利用技术红利”、发挥大学科学研究前沿优势与问题针对性“让技术服务”[18]作为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地方高校要摆脱片面和狭隘理解互联网系统性变革的思维惯性[19],“学校滋养的是按需备用(just-in-case)的学习,技术鼓励的是即时(just-in-time)学习”[20],提供与企业具体问题、产业共性问题相关创新科研成果,高校与企业合作获取发展资源远远不够,要将资源吸收转化为人才培养所需的教学资源和创新创业资源,满足即时学习需要。因此,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路径构建,需要形成资源吸收和转化的互动网络。图 3 聚焦“化”: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嵌入

人才,结构性,技术,资源


图 2 聚焦“通”:应用型师资培养关系性嵌入组织创新网络是创新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具有稳定成员和关系的综合体,能为成员展示竞争优势和获取资源提供必要交往及互换机会。地方高校仅从区域社会关系网络获取资源远远不够,还要将所得进行吸收、转移为自身独特优势、再度输出为与组织其他成员进行资源交换的能力,即地方高校通过“两转两化”构建教学内容创新体系,使外部获取的资源能形成自身教学资源、竞赛资源和创新创业资源,人才培养效率得以提升,最终开发新教学资源。通过将企业技术难题转为教师应用课题以充实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教学内容,使外部获得的技术流转化为独特信息流和知识流,提升人才培养效率;通过“企业出题、教师析题、学生答题”形式,将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需求作为专业教学内容或新课程开发依据,使服务企业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增强新知识和新技术整合应用能力,创新人才培养内容;以丰富强化产教对接的教学内容为目的,通过把产业特色化为学科专业特色,将新技术引发区域产业变革需求转化为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增强人才产出影响;通过把地方社会资源化为育人资源,加快新旧知识融合速度,为丰富教学内容提供资源支撑(见图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结合型与桥接型社会资本对双元创新的影响[J]. 林筠,韩鑫,张敏.  科学学研究. 2017(10)
[2]裂变·跨界·创新“:互联网+传媒业”的三重图景[J]. 蒋晓丽,朱亚希.  新闻爱好者. 2015(12)
[3]社会嵌入概念与结构的整合性解析[J]. 侯仕军.  江苏社会科学. 2011(02)
[4]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J]. 王思斌.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2)
[5]我国课程实施过程评价研究进展及走向[J]. 唐丽芳,尹弘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6]关系:一种新的分析单位[J]. 刘军.  社会. 2005(05)



本文编号:2982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82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8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