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金课:范式特征、建设困局与突围路径

发布时间:2021-01-25 08:15
  面对承载我国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使命的"金课",探寻其新时代的范式共识、辨析建设困局并寻求突围路径是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重要"先修课"。基于"学为中心"视角,"金课"具有三个方面的范式特征:指向高阶思维的教学目标,基于学术性教学的深度学习,旨在成长的发展性评价。目前,"金课"建设出现了多重错位的困境:"金课"建设空心化,本科教学成为"公家田",学业质量陷于"低水平均衡陷阱"。要突破建设困境,需要建立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供给制度、学生为本的课程设计制度、学术为魂的课程管理制度。 

【文章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学为中心”的“金课”范式特征
    1. 指向高阶思维的教学目标。
    2. 基于学术性教学的深度学习。
    3. 旨在成长的发展性评价。
二、多重错位的“金课”建设困局
    1.“金课”建设空心化。
    2. 本科教学成为“公家田”。
    3. 学业质量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
三、制度指向的“金课”突围路径
    1. 学科为基的课程供给制度。
    2. 学生为本的课程设计制度。
    3. 学术为魂的课程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度学习研究:发展脉络与瓶颈[J]. 彭红超,祝智庭.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01)
[2]“水课”与“金课”之我见[J]. 李志义.  中国大学教学. 2018(12)
[3]建设中国“金课”[J]. 吴岩.  中国大学教学. 2018(12)
[4]学术性教学:本-硕-博衔接之道[J]. 兰勇.  现代大学教育. 2015(04)
[5]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再设计[J]. 潘海涵,汤智.  中国高教研究. 2012(02)
[6]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比较[J]. 罗燕,史静寰,涂冬波.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05)
[7]试论大学教学学术运动[J]. 王玉衡.  外国教育研究. 2005(12)
[8]如何发展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J]. 钟志贤.  远程教育杂志. 2005(04)
[9]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J]. 钟志贤.  电化教育研究. 2004(12)



本文编号:2998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98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7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