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理想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5 11:21
理想是指路明灯,指引人生道路的方向;理想是精神支柱,提供人生奋斗的动力。职业理想作为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人们的职业价值观,直接指导着人们的择业行为,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就业成才意义重大。在互联网+、大数据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职业的诞生,势必会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职业理想产生冲击,使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发生变化。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职业理想的现状,进而发现存在的问题,探讨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指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同时还能为高校开展职业理想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丰富职业理想教育理论。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主要论述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职业理想的内涵、特点及它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即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对未来从事的职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和事业成就大小的想象、设计、向往和追求,它反映了个人的职业目标和价值取向,是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发展性和个体差异性等特点。职业理想有助于指明大学生就业成才的方...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以后从事的职业与最初的职业理想不相符时的做法??3求职结果与求职花费关系不大一一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出炉[N].光明日报,2017年丨丨月25日第7??
但继续努力寻找机会,随时准备离开”,23.?95%的大学生选择“甘心接受,一直干??下去,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只有2.?73%的大学生选择“放弃,直到找到理想??职业为止”(见图2.1)。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在面对职业选择时比较灵活,不是固??执地“一条路走到黑”,而是选择一个缓冲期或者相对折中的办法。??4.62%?2.73%?■不知道??23.95%?■放弃,1^?峨?SISSS?漫为?it??68-7〇〇/〇?■甘心接受直千下去,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觀接受,雛觀力寻找机??会,随时准备离开??图2.?1:以后从事的职业与最初的职业理想不相符时的做法??3求职结果与求职花费关系不大一一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出炉[N].光明日报,2017年丨丨月25日第7??版.??15??
有19.?33%的大学生选择“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单位的专门技术人员”,有12.?82%??的大学生选择“个体经营者或新兴的自由职业者”,还有3.?78%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见图2.3)。??40.00%????3〇S?::?縣行政机关、事业里位'田??15M%???>:?1933%?12S27?卜资企业等单位的??!i:l?i??o'S/?■圓丨???■^騰C.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如IT技术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等)??f?^??#'?#?V?_D.个体经营者或新兴的自由职业??^?P?‘?^?者(如自主创业、网店店长、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E.其他??图2.?3:以后想从事的职业??由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不再集中在哪一类职业,而是比较离??散,渐趋均衡,这表明大学生职业理想呈现出群体选择多元性的特点,而群体选择??多元性的特点与职业理想的个体差异性特点是相吻合的。通常情况下,个体由于性??格、能力、兴趣爱好以及生理特质的不同,再加上家庭环境的不同、所接受教育不??同,社会经历的差异等原因,职业理想也会因人而异,而这种个体差异性表现在群??体上,就会呈现一种群体的多元性特点,二者是相吻合的。??3.自主择业观与主动创业观的交相辉映??自主择业通常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说国家不承担对高校毕业生“包分配”??的义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择业观对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的现实启示——研读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J]. 刘淑艳,魏晓文.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7)
[2]加强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对策研究[J]. 于阳.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6(03)
[3]回顾与评价:我国职业理想理论研究进展[J]. 魏永强,魏思琪. 煤炭高等教育. 2016(01)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教育[J]. 邵献平,陈海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06)
[5]“中国梦”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J]. 黄吉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2)
[6]“90后”在校大学生职业理想、职业规划定位研究[J]. 王刚,陈乐娇. 学理论. 2014(35)
[7]论大学生职业理想形成的过程性与表现性特点[J]. 苏少丹. 理论导报. 2014(05)
[8]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职业理想教育[J]. 唐斌,曾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9]“90后”大学生职业理想信念问题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J]. 刘西华.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01)
[10]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 邹世尧.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博士论文
[1]“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 刘西华.山东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中国梦”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D]. 何顺姣.重庆工商大学 2015
[2]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蔡小琴.西藏大学 2015
[3]90后大学生人生理想教育研究[D]. 冀雅清.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青岛市服务类专业中职生职业理想现状调查与干预对策研究[D]. 孙信成.山东师范大学 2013
[5]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旭.华中师范大学 2012
[6]城市高中生职业理想调查研究[D]. 姜茜.东北师范大学 2012
[7]新生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 杨圩.重庆大学 2012
[8]普通高中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D]. 石美玲.大连海事大学 2012
[9]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及对策[D]. 何英.华中师范大学 2011
[10]农科大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理想的分层及其实现研究[D]. 周涛.安徽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99141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以后从事的职业与最初的职业理想不相符时的做法??3求职结果与求职花费关系不大一一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出炉[N].光明日报,2017年丨丨月25日第7??
但继续努力寻找机会,随时准备离开”,23.?95%的大学生选择“甘心接受,一直干??下去,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只有2.?73%的大学生选择“放弃,直到找到理想??职业为止”(见图2.1)。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在面对职业选择时比较灵活,不是固??执地“一条路走到黑”,而是选择一个缓冲期或者相对折中的办法。??4.62%?2.73%?■不知道??23.95%?■放弃,1^?峨?SISSS?漫为?it??68-7〇〇/〇?■甘心接受直千下去,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觀接受,雛觀力寻找机??会,随时准备离开??图2.?1:以后从事的职业与最初的职业理想不相符时的做法??3求职结果与求职花费关系不大一一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出炉[N].光明日报,2017年丨丨月25日第7??版.??15??
有19.?33%的大学生选择“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单位的专门技术人员”,有12.?82%??的大学生选择“个体经营者或新兴的自由职业者”,还有3.?78%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见图2.3)。??40.00%????3〇S?::?縣行政机关、事业里位'田??15M%???>:?1933%?12S27?卜资企业等单位的??!i:l?i??o'S/?■圓丨???■^騰C.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如IT技术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等)??f?^??#'?#?V?_D.个体经营者或新兴的自由职业??^?P?‘?^?者(如自主创业、网店店长、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E.其他??图2.?3:以后想从事的职业??由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不再集中在哪一类职业,而是比较离??散,渐趋均衡,这表明大学生职业理想呈现出群体选择多元性的特点,而群体选择??多元性的特点与职业理想的个体差异性特点是相吻合的。通常情况下,个体由于性??格、能力、兴趣爱好以及生理特质的不同,再加上家庭环境的不同、所接受教育不??同,社会经历的差异等原因,职业理想也会因人而异,而这种个体差异性表现在群??体上,就会呈现一种群体的多元性特点,二者是相吻合的。??3.自主择业观与主动创业观的交相辉映??自主择业通常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说国家不承担对高校毕业生“包分配”??的义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择业观对当代大学生选择职业的现实启示——研读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J]. 刘淑艳,魏晓文.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7)
[2]加强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对策研究[J]. 于阳.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6(03)
[3]回顾与评价:我国职业理想理论研究进展[J]. 魏永强,魏思琪. 煤炭高等教育. 2016(01)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理想教育[J]. 邵献平,陈海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06)
[5]“中国梦”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理想教育[J]. 黄吉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12)
[6]“90后”在校大学生职业理想、职业规划定位研究[J]. 王刚,陈乐娇. 学理论. 2014(35)
[7]论大学生职业理想形成的过程性与表现性特点[J]. 苏少丹. 理论导报. 2014(05)
[8]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职业理想教育[J]. 唐斌,曾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
[9]“90后”大学生职业理想信念问题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J]. 刘西华.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01)
[10]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 邹世尧.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博士论文
[1]“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 刘西华.山东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中国梦”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D]. 何顺姣.重庆工商大学 2015
[2]西藏地区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蔡小琴.西藏大学 2015
[3]90后大学生人生理想教育研究[D]. 冀雅清.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青岛市服务类专业中职生职业理想现状调查与干预对策研究[D]. 孙信成.山东师范大学 2013
[5]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旭.华中师范大学 2012
[6]城市高中生职业理想调查研究[D]. 姜茜.东北师范大学 2012
[7]新生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 杨圩.重庆大学 2012
[8]普通高中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D]. 石美玲.大连海事大学 2012
[9]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及对策[D]. 何英.华中师范大学 2011
[10]农科大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理想的分层及其实现研究[D]. 周涛.安徽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99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99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