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1-02-11 23:16
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有着本质的相似性,但由于目标、任务与阶段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二者都强调创新的内核以及实践的要义和责任的担当,在内涵、目标、价值上交叉重叠、同构共生。"双创"教育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潜在场域,彰显劳动教育的完全内核,且推进劳动教育的价值深化,是劳动教育的落地关键。劳动教育从劳动精神的滋养、实践品格的锻造、劳动素养的积淀反推"双创"教育的实现。二者在教育目标上互促、在教育内容上互联、在方式方法上互通、在师资队伍上互借,呈现同构共生的特点。从理论上看,二者的融合遵循从"职业活动"到"职业劳动"的关联逻辑、从"单向育人"到"协同育人"的协同逻辑、从"局部谋划"到"顶层设计"的融合逻辑。从实践上看,以"统整性"培养目标为引领实现价值共建,以"相辅成"的课程体系为依托促进内容共融,以"系统化"实践活动为抓手助推路径共通,以"一揽子"师资建设为支撑保障资源共享。
【文章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 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时代要义
二、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价值表现
(一)“双创”教育是劳动教育的落地关键
1.“双创”教育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隐性场域
2.“双创”教育彰显劳动教育的完全内核
3.“双创”教育推进劳动教育的价值深化
(二)劳动教育反推“双创”教育的实现
1.劳动素养的积淀
2.实践品格的锻造
3.劳动精神的滋养
(三)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同构共生
三、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逻辑理路
(一)关联逻辑:从“职业活动”到“职业劳动”
(二)协同逻辑:从“单向育人”到“协同育人”
(三)融合逻辑:从“局部谋划”到“顶层设计”
四、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
(一)以“统整性”培养目标为引领实现价值共建
(二)以“相辅成”的课程体系为依托促进内容共融
(三)以“系统化”实践活动为抓手助推路径共通
(四)以“一揽子”师资建设为支撑保障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质量的时代逻辑、发展要义与评价维度[J]. 张伟. 教育科学论坛. 2020(20)
[2]列宁青年劳动教育思想及其新时代启示——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暨《青年团的任务》发表100周年[J]. 石路,明芳.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0(04)
[3]学校课程实施协同主体建构研究——协同论的视角[J]. 白洁,于泽元.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05)
[4]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三重维度[J]. 李馨宇,杨爱萍.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5]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涵建构与现实审思[J]. 赵美艳,隋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6]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意蕴解读及路径选择[J]. 雷虹,朱同丹.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03)
[7]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同构共生[J]. 刘丽红,曲霞.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0(01)
[8]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 曲霞,刘向兵. 中国高教研究. 2019(02)
[9]从就业能力到创业能力:大学课程的挑战与应对[J]. 周光礼.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06)
[10]创新创业教育:内涵阐释与研究展望[J]. 李亚员. 思想理论教育. 2016(04)
本文编号:3029870
【文章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 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时代要义
二、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价值表现
(一)“双创”教育是劳动教育的落地关键
1.“双创”教育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隐性场域
2.“双创”教育彰显劳动教育的完全内核
3.“双创”教育推进劳动教育的价值深化
(二)劳动教育反推“双创”教育的实现
1.劳动素养的积淀
2.实践品格的锻造
3.劳动精神的滋养
(三)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同构共生
三、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逻辑理路
(一)关联逻辑:从“职业活动”到“职业劳动”
(二)协同逻辑:从“单向育人”到“协同育人”
(三)融合逻辑:从“局部谋划”到“顶层设计”
四、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
(一)以“统整性”培养目标为引领实现价值共建
(二)以“相辅成”的课程体系为依托促进内容共融
(三)以“系统化”实践活动为抓手助推路径共通
(四)以“一揽子”师资建设为支撑保障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质量的时代逻辑、发展要义与评价维度[J]. 张伟. 教育科学论坛. 2020(20)
[2]列宁青年劳动教育思想及其新时代启示——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暨《青年团的任务》发表100周年[J]. 石路,明芳.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0(04)
[3]学校课程实施协同主体建构研究——协同论的视角[J]. 白洁,于泽元.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05)
[4]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三重维度[J]. 李馨宇,杨爱萍.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5]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涵建构与现实审思[J]. 赵美艳,隋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6]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意蕴解读及路径选择[J]. 雷虹,朱同丹.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03)
[7]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同构共生[J]. 刘丽红,曲霞.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0(01)
[8]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 曲霞,刘向兵. 中国高教研究. 2019(02)
[9]从就业能力到创业能力:大学课程的挑战与应对[J]. 周光礼.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06)
[10]创新创业教育:内涵阐释与研究展望[J]. 李亚员. 思想理论教育. 2016(04)
本文编号:3029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02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