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5 04:16
全纳教育的提出使特殊教育经历了从隔离到融合的发展过程。虽然全纳教育的开展在我国已初见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便是所面临的社会群体态度问题。根据已有研究得出,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全纳教育态度情况,能够发现目前全纳教育实施的状况,并且预测未来全纳教育在推广中可能遇到的困境,进而提前采取措施为全纳教育的实施扫清障碍。研究所用到的问卷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大学生人口学变量,第二部分是根据Wilczenski(1992,1995)编制的《全纳教育态度量表》修订得到《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量表》。共两个研究,研究一选取了 385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修订的量表进行适用性分析,研究二将修订好的问卷对523名大学生施测,得到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数据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得到以下结论:(1)修订过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全纳教育态度量表可划分为四个维度:身体因素、学业因素、行为因素和社会因素,每个因素包含4个项目。(2)大学生对全纳教育的态度接纳程度很高。(3)从四个因素上来说,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在社会因素上接纳程度最高,在身体因素上接纳程度最低;从16各...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全纳教育的概念
1.2 全纳教育的安置目标
1.2.1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个别化教育
1.2.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1.2.3 在教学中发挥同伴指导的优势
1.3 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
1.3.1 全纳教育的国外发展历程
1.3.2 全纳教育的国内发展历程
1.4 全纳教育态度研究现状
1.4.1 普通教育教师全纳教育态度研究
1.4.2 特殊教育教师全纳教育态度研究
1.4.3 教育行政人员全纳教育态度研究
1.4.4 学生同伴全纳教育态度研究
1.4.5 家长全纳教育态度研究
1.4.6 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研究
第二章 问题提出
2.1 研究背景
2.1.1 全纳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2.1.2 大学生在全纳教育实施中的重要意义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2.4 研究意义
2.4.1 理论意义
2.4.2 实践意义
第三章 研究一:全纳教育态度问卷适用性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过程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量表的修订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项目分析
3.3.2 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3.3.3 信度分析
3.4 讨论
3.4.1 大学生全纳教育量表分析
3.4.2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4.3 全纳教育态度量表的用途和价值
3.5 小结
第四章 研究二: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调查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过程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数据处理
4.3 研究结果
4.3.1 大学生对不同障碍类型的态度分析
4.3.2 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的差异分析
4.4 讨论
4.4.1 大学生对不同障碍类型学生的态度分析
4.4.2 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差异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建议
5.3.1 加强全纳教育宣传推广,改善大学生的全纳教育态度
5.3.2 完善全纳教育立法,从政策法规上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态度
5.3.3 高校培养中应增设全纳教育相关课程并加强全纳教育的普及
5.3.4 加快全纳教育模式发展进程,以实际效果改善大学生的态度
5.4 研究展望
5.4.1 扩大研究对象样本容量
5.4.2 针对某一具体障碍类型学生全纳教育态度进行研究
5.4.3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034417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全纳教育的概念
1.2 全纳教育的安置目标
1.2.1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个别化教育
1.2.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1.2.3 在教学中发挥同伴指导的优势
1.3 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
1.3.1 全纳教育的国外发展历程
1.3.2 全纳教育的国内发展历程
1.4 全纳教育态度研究现状
1.4.1 普通教育教师全纳教育态度研究
1.4.2 特殊教育教师全纳教育态度研究
1.4.3 教育行政人员全纳教育态度研究
1.4.4 学生同伴全纳教育态度研究
1.4.5 家长全纳教育态度研究
1.4.6 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研究
第二章 问题提出
2.1 研究背景
2.1.1 全纳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2.1.2 大学生在全纳教育实施中的重要意义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2.4 研究意义
2.4.1 理论意义
2.4.2 实践意义
第三章 研究一:全纳教育态度问卷适用性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过程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量表的修订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项目分析
3.3.2 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3.3.3 信度分析
3.4 讨论
3.4.1 大学生全纳教育量表分析
3.4.2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4.3 全纳教育态度量表的用途和价值
3.5 小结
第四章 研究二: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调查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过程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数据处理
4.3 研究结果
4.3.1 大学生对不同障碍类型的态度分析
4.3.2 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的差异分析
4.4 讨论
4.4.1 大学生对不同障碍类型学生的态度分析
4.4.2 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差异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建议
5.3.1 加强全纳教育宣传推广,改善大学生的全纳教育态度
5.3.2 完善全纳教育立法,从政策法规上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态度
5.3.3 高校培养中应增设全纳教育相关课程并加强全纳教育的普及
5.3.4 加快全纳教育模式发展进程,以实际效果改善大学生的态度
5.4 研究展望
5.4.1 扩大研究对象样本容量
5.4.2 针对某一具体障碍类型学生全纳教育态度进行研究
5.4.3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034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03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