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民国大学导师制下的师生日常生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7 23:13
  导师制,一般而言是由高等院校实行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思想品德、生活等方面开展个别指导的教育制度。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导师制最初起源于牛津大学,后逐步为其他众多高等院校所借鉴。民国时期,在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伴随西方先进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活动的持续引入,导师制亦成为中国大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较为突出的作用。在民国时期大学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导师制对大学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其中重要一个方面就是对大学师生日常生活的影响。受导师制的作用,原有的大学师生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形成了新型的导师与导生关系,二者之间的联系就此更为紧密、更加复杂。由是,导师制下的师生日常生活亦产生了种种新变化,在教学生活、课余生活、情感生活等方面均体现出新特征,从而使大学的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发生明显改变,进而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试图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生活哲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整体研究和个案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从导师制对大学教育的影响着手,结合日常生活哲学相关理论,以民国时期大学导师制下的师生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通过展现其...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基于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本科教学质量提出的新要求
        (二) 基于教育史学研究发展进程中的新反思
        (三) 基于导师制在本科教学工作中的突出作用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 理论意义
            1.完善近代中国大学导师制下师生日常生活的历史研究
            2.完善高等教育中导师制实施的相关研究
            3.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导师制下师生关系等相关研究
        (二) 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导师制
        (二) 民国大学导师制
        (三) 师生关系
        (四) 师生日常生活
    四、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关于导师制的研究
            2.国外日常生活史的理论探索与历史研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1.导师制在民国时期的初步研究
            2.当代中国导师制的发展研究
            3.日常生活史学术脉络的传承
            4.教育生活史的理论探索与历史研究
        (三) 已有研究成果评析
    五、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历史分析法
            3.整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二)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民国大学导师制下师生日常生活形成的历史基础
    一、导师制在欧美著名大学的兴起与演进
        (一)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创立
        (二) 导师制在英美其他大学的发展
            1.导师制在英国的传播
            2.导师制在美国的传播
    二、民国时期导师制在中国大学的导入与演变
        (一) 雏形阶段
        (二) 院校自治阶段
        (三) 国民党统治阶段
第二章 民国大学导师制下的师生日常教育指导生活
    一、教学指导
        (一) 导师制对教学指导的规定
        (二) 导师制下教学指导活动的开展
    二、德育指导
        (一) 导师制对德育指导的规定
        (二) 导师制下德育指导活动的开展
第三章 民国大学导师制下的师生课余交往生活
    一、职业指导
        (一) 大夏大学导师制的职业指导活动
        (二) 浙江大学导师制的职业指导活动
    二、日常生活交往
        (一) 导师制下的师生聚餐活动
        (二) 导师制下的师生集体出游活动
        (三) 导师制下错综复杂的师生情感交流
            1.真挚师生之情
            2.“酒肉朋友”之情
            3.冷漠疏远之情
            4.复杂男女之情
第四章 影响民国大学导师制下师生日常生活的因素
    一、宏观因素
        (一) 政治因素
        (二) 文化因素
        (三) 制度因素
    二、微观因素
        (一) 学校环境因素
        (二) 学校管理者因素
        (三) 导师因素
        (四) 导生因素
第五章 民国大学导师制下师生日常生活的特点与影响
    一、导师制下师生日常生活的特点
        (一) 导师制下师生日常生活的一般性
        (二) 导师制下师生日常生活的特殊性
            1.制度对师生日常生活的改造
            2.中西教育文化的融合
            3.师生日常交往活动的丰富
            4.师生关系的复杂化
    二、导师制下师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一) 导师制下师生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
            1.加强个别指导教育质量
            2.改善师生关系
            3.革新传统教育文化
            4.增强训导效力
        (二) 导师制下师生日常生活的消极影响
            1.导师制实施扭曲化
            2.师生交往关系功利化
            3.教师负担加重
            4.导生对导师制的反感与疏离
第六章 民国大学导师制下师生日常生活的历史意蕴与当代启示
    一、导师制下师生日常生活的历史意蕴
        (一) 西方大学导师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二) 教育传统对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三) 导师制下师生日常生活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二、导师制下师生日常生活的当代启示
        (一) 关注日常生活,增进高校师生关系
        (二) 提高导师制实施的有效性,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三) 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校作为专业学习社群的能力建设: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J]. 黄亮.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7(03)
[2]民国时期大学师生课余交往生活研究[J]. 李艳莉.  山东高等教育. 2016(02)
[3]《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五年进展与高等教育未来方向的基本判断——《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前言[J]. 邬大光,李国强.  中国高教研究. 2016(01)
[4]民国高校导师制下的师生关系研究[J]. 刘振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6)
[5]教育生活史:教育史学研究新视域[J]. 周洪宇.  教育研究. 2015(06)
[6]论教育生活史的学术传承[J]. 周洪宇,刘训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7]论基于教师生活的教师专业发展[J]. 李艳莉.  当代教育科学. 2014(10)
[8]本科生导师制:症结与超越[J]. 刘济良,王洪席.  教育研究. 2013(11)
[9]日常生活的仪式与共同体的价值建构——从《舌尖上的中国》谈饮食文化的传播意义[J]. 张兵娟.  新闻爱好者. 2013(10)
[10]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三次视角下移[J]. 杜成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01)

博士论文
[1]学校制度生活研究[D]. 张敏.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 王言法.山东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38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038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b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