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学科内涵式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7 06:15
  近年来,随着“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实施,十九大的召开,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启动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国大学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在大学建设中的基础意义,纷纷参与到建设学科建设的进程中。伴随“双一流”建设方案的颁布与名单的公布,我国大学认识到,建设一流学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石,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一流学科的特征,意味着建设一流学科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科“质量”而非“数量”。而学科“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学科建设模式的转变,即将外延式建设模式转变为内涵式建设模式。但由于历史推出的学科建设政策遗留的种种弊端,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大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内涵式建设相去甚远。可见,在“双一流”建设为我国大学学科提供的有利政策环境下,对大学学科内涵式建设进行研究,认识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当前的困境与问题,从宏观与微观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以“双一流”建设方案的颁布以及十九大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建设的重视为切入点,探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学科内涵式建设的逻辑。同时,对大学学科建设实践中的要素进行分析,根据其特征的不同,将学科建设要素分为投入要素、结构要素和功能要素,并理清这些要素之间的实...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学科内涵式建设
        1.3.2 学科建设模式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学科内涵式建设的实践逻辑
    2.1 “双一流”建设与大学学科内涵式建设之间的实践关联
        2.1.1 提升“质量”: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
        2.1.2 学科建设模式转变:从外延式建设到内涵式建设
    2.2 大学学科内涵式建设的实践要素分析
        2.2.1 学科内涵式建设的投入要素
        2.2.2 学科内涵式建设的结构要素
        2.2.3 学科内涵式建设的功能要素
    2.3 大学学科建设要素之间的实践关联
        2.3.1 大学学科建设各要素共生共促
        2.3.2 大学学科建设要素应相互协调
第3章 我国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的实践问题及其原因
    3.1 我国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的实践演变
        3.1.1 适应需求,注重应用的模式
        3.1.2 集中资源,建设重点的模式
        3.1.3 紧抓质量,注重内涵的模式
    3.2 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学科规模扩张,学术质量不高
        3.2.2 重视科学研究,忽视人才培养
        3.2.3 重视要素投入,忽视结构功能
    3.3 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3.3.1 学科评价导向重视量化评估忽视质性评估
        3.3.2 学科建设方向重视学科内调整忽视交叉融合
        3.3.3 学科建设路径重视任务落实忽视改革创新
第4章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内涵式建设实践经验与借鉴
    4.1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内涵式建设的实践案例分析
        4.1.1 麻省理工学院:教研并重与协同发展模式
        4.1.2 普林斯顿大学:教学至上与有限发展模式
        4.1.3 芝加哥大学:学科队伍引领学科发展模式
    4.2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内涵式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4.2.1 学科建设立足实际面向前沿
        4.2.2 学科队伍建设与挖掘潜力并重
        4.2.3 跨学科平台助力学科水平提升
第5章 我国大学学科内涵式建设的路径选择与保障机制
    5.1 我国大学学科内涵式建设的路径选择
        5.1.1 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带动学科整体发展
        5.1.2 创新学科组织结构,促进交叉学科建设
        5.1.3 整合学科建设资源,优化学科要素结构
        5.1.4 重视学科团队建设,夯实学科发展基础
    5.2 我国大学学科内涵式发展的保障机制建设
        5.2.1 以综合改革促进学科建设
        5.2.2 塑造良好的学科文化氛围
        5.2.3 学校规划与调动院系自主性相结合
        5.2.4 创新学科评价标准以引导学科建设方向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课题
附录 :大学学科建设情况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学科文化创新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探论[J]. 吴叶林,崔延强.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5)
[2]麻省理工学院教师的教学责任及其保障机制[J]. 马廷奇,吴佳欣.  现代大学教育. 2017(01)
[3]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学科竞争力分析[J]. 钱蕾.  中国市场. 2016(45)
[4]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科崛起的秘诀[J]. 朱碧玲.  大学(研究版). 2016(09)
[5]“双一流”建设与大学发展[J]. 马廷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09)
[6]学科“组织化”:介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J]. 凌健.  中国高教研究. 2016(05)
[7]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实现“三个转变”[J]. 宣勇.  中国高教研究. 2016(05)
[8]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建联动机制[J]. 熊晓琳,王丹.  中国高等教育. 2016(08)
[9]紧握国内外高教变革契机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J]. 郭伟,张力玮.  世界教育信息. 2016(05)
[10]“双一流”建设中的大学发展目标的分类选择[J]. 王瑜,沈广斌.  江苏高教. 2016(02)

博士论文
[1]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 翟亚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
[2]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 邹晓东.浙江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我国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D]. 张芳芳.武汉理工大学 2015
[2]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研究[D]. 朱青.南京师范大学 2012
[3]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研究[D]. 杨琪.华中科技大学 2007
[4]学科交叉理论与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D]. 金薇吟.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68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068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3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