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文化生成论
发布时间:2021-03-27 17: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成论提供了一种不断创新、永恒流变的世界观,强调关系性、过程性和实践性,从而破解了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实体”研究,转向了与人相关的活生生的现实存在,以生成论哲学为视域对大学德育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把德育文化放置于基本“生活世界”的背景之中,将德育观念、文化精神转化为实践力量,促进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注人的具体生存境遇和对日常生活的文化选择和批判,以更加贴近人的具体的、历史的生存方式为目的,确立了反映时代精神的德育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实现德育在思维方式上的“文化自觉”。首先,对比中西方生成论哲学的状况,从中寻找可资借鉴和利用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武器,以生成论哲学的思维方式检讨了当前大学德育中关注的重要且基本的理论问题,从静态和动态结合角度,分析德育文化的生成依据、文化型构、文化特性等方面。其次,在历史的流变中论证德育文化生成的社会基础和时空向度,结合东西方德育文化发展的走向和趋势,在德育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创生中获得对大学德育文化生成的历时性维度。再次,重点论述了德育文化生成机理,精神生产、精神交往和文化人格构成了德育文化生成的共时性的维度,实现“人、文化、实践”三...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德育文化生成论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德育文化生成论的基本理论
一、“生成论”哲学的定义域
二、“生成论”的德育文化命题
第二节 德育文化生成论的依据与目的
一、生成的基本条件
二、生成的时空限定
三、生成的目的设定
第三节 以生成论为基础的德育文化内在规定
一、德育文化的结构
二、德育文化的功能
三、德育文化的属性
第四节 以生成论为基础的德育文化构建
一、基点:人的文化存在
二、主线:“人-文化-实践”关系
三、场域:回归生活世界
第二章 大学德育文化的历史审视
第一节 中国古代德育文化的传承脉络
一、中国古代德育文化探源
二、中国古代德育文化的教化功能
三、中国古代德育文化的实现途径
第二节 中国近代德育文化的泛政治化历程
一、政治意识对大学德育文化的影响
二、大学德育的“泛政治化”
三、大学德育文化价值的有限复归
第三节 东西方学校德育文化的现代性回应
一、学校德育文化现代性启蒙
二、各国德育文化的基本经验
三、大学德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大学德育文化的生成机理
第一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生成逻辑
一、大学德育文化的精神生产
二、大学德育文化的精神交往
三、大学德育文化与文化人格生成
第二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生成机制
一、德育文化的发生
二、德育文化的转化
三、德育文化的升华
第三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范式诉求
一、内容“吻合”现实需要
二、主体“培育”文化认同
三、传播“拓展”话语途径
四、核心“构建”精神家园
第四章 大学德育文化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大学德育文化困境的成因
一、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冲击与挑战
二、传统德育力量的薄弱与式微
三、主体价值失衡和意义迷茫
第二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基本任务
一、从德育文化生成取向看大学德育的目标实现
二、从德育文化生成取向看大学德育的内容实现
三、从德育文化取向看大学德育方法的创新
第三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主体重构
一、立足于个体而着眼于类的积极存在
二、师生关系的转向
三、文化人格的化育
第四节 大学德育文化根基的拓展
一、德性生活与德育文化的发展性构建
二、公民生活与德育文化的公共性建构
三、文化生活与德育文化的人文性构建
余论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期刊类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承担课题
三、参与课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统筹观[J]. 邓泽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2]网络社会兴起的社会学思考——“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与中国经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J]. 郭彦辰. 社会科学研究. 2012(01)
[3]论文化发展的特点与规律[J]. 韩民青. 贵州社会科学. 2011(06)
[4]大学德育研究的文化取向[J]. 郑忠梅. 高等教育研究. 2009(12)
[5]权力、知识与制度共生息:我国古代制度化德育的历史考察[J]. 蒋红斌. 现代大学教育. 2009(06)
[6]实践生成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轴[J]. 鲁品越. 哲学动态. 2009(10)
[7]写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主文化整合亚文化的必由之路[J]. 郭凤海,刘建. 理论探讨. 2009(05)
[8]基于文化情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王淑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06)
[9]德育过程的体验论反思[J]. 刘国永. 思想理论教育. 2008(22)
[10]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德育——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德育的一种反思[J]. 金雁. 江汉论坛. 2008(10)
博士论文
[1]德育文化论[D]. 郭凤志.东北师范大学 2005
[2]“引导”中“生成”[D]. 曹树真.华中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03887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德育文化生成论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德育文化生成论的基本理论
一、“生成论”哲学的定义域
二、“生成论”的德育文化命题
第二节 德育文化生成论的依据与目的
一、生成的基本条件
二、生成的时空限定
三、生成的目的设定
第三节 以生成论为基础的德育文化内在规定
一、德育文化的结构
二、德育文化的功能
三、德育文化的属性
第四节 以生成论为基础的德育文化构建
一、基点:人的文化存在
二、主线:“人-文化-实践”关系
三、场域:回归生活世界
第二章 大学德育文化的历史审视
第一节 中国古代德育文化的传承脉络
一、中国古代德育文化探源
二、中国古代德育文化的教化功能
三、中国古代德育文化的实现途径
第二节 中国近代德育文化的泛政治化历程
一、政治意识对大学德育文化的影响
二、大学德育的“泛政治化”
三、大学德育文化价值的有限复归
第三节 东西方学校德育文化的现代性回应
一、学校德育文化现代性启蒙
二、各国德育文化的基本经验
三、大学德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大学德育文化的生成机理
第一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生成逻辑
一、大学德育文化的精神生产
二、大学德育文化的精神交往
三、大学德育文化与文化人格生成
第二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生成机制
一、德育文化的发生
二、德育文化的转化
三、德育文化的升华
第三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范式诉求
一、内容“吻合”现实需要
二、主体“培育”文化认同
三、传播“拓展”话语途径
四、核心“构建”精神家园
第四章 大学德育文化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大学德育文化困境的成因
一、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冲击与挑战
二、传统德育力量的薄弱与式微
三、主体价值失衡和意义迷茫
第二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基本任务
一、从德育文化生成取向看大学德育的目标实现
二、从德育文化生成取向看大学德育的内容实现
三、从德育文化取向看大学德育方法的创新
第三节 大学德育文化的主体重构
一、立足于个体而着眼于类的积极存在
二、师生关系的转向
三、文化人格的化育
第四节 大学德育文化根基的拓展
一、德性生活与德育文化的发展性构建
二、公民生活与德育文化的公共性建构
三、文化生活与德育文化的人文性构建
余论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二、期刊类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承担课题
三、参与课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心理健康之统筹观[J]. 邓泽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2]网络社会兴起的社会学思考——“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与中国经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J]. 郭彦辰. 社会科学研究. 2012(01)
[3]论文化发展的特点与规律[J]. 韩民青. 贵州社会科学. 2011(06)
[4]大学德育研究的文化取向[J]. 郑忠梅. 高等教育研究. 2009(12)
[5]权力、知识与制度共生息:我国古代制度化德育的历史考察[J]. 蒋红斌. 现代大学教育. 2009(06)
[6]实践生成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轴[J]. 鲁品越. 哲学动态. 2009(10)
[7]写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主文化整合亚文化的必由之路[J]. 郭凤海,刘建. 理论探讨. 2009(05)
[8]基于文化情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王淑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06)
[9]德育过程的体验论反思[J]. 刘国永. 思想理论教育. 2008(22)
[10]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德育——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德育的一种反思[J]. 金雁. 江汉论坛. 2008(10)
博士论文
[1]德育文化论[D]. 郭凤志.东北师范大学 2005
[2]“引导”中“生成”[D]. 曹树真.华中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03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10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