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绩效预算视角下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探析

发布时间:2021-04-15 04:02
  科研经费"包干制"政策的实施意味着科研经费管理已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绩效预算管理探索。但高校目前尚没有从绩效预算的角度来认识和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针对现阶段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绩效预算理论分析了高校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的特征及管理原则,提出了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新型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实施路径及配套措施。绩效评价作为绩效预算理论的关键环节及实施路径的核心,在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财政部2020版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为蓝本,建立了一套符合高校科研经费特点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科研经费"包干制"在高校的顺利实施并达到促进科研绩效的目的提供了借鉴。 

【文章来源】:会计之友. 2020,(1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与相关理论分析
    (一)绩效预算研究的文献回顾
        1. 绩效预算的内涵
        2. 绩效预算的特点
        3. 绩效预算改革的前提与路径
    (二)绩效预算的制度实践
    (三)基于绩效预算理论的科研经费“包干制”特征分析
        1. 绩效预算的结果和绩效导向是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的坚实基础
        2. 绩效预算的柔性约束是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的必要条件
        3. 预算绩效评价是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的关键环节
        4. 绩效问责机制是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的有力保障
三、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的管理原则
    (一)尊重规律,释放活力
    (二)明确责任,绩效导向
    (三)分类评价,公开透明
    (四)硬化约束,结果应用
    (五)推进诚信,违规必究
四、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的实施思路
    (一)先期试行“包干制”的启示
        1. 国家层面
        2. 地方层面
    (二)建立与科研规律相适应的经费管理新模式
        1. 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
        2. 借鉴“包干制”试行经验
            (1)预算编制以绩效为导向
            (2)经费使用以自主为原则
        3. 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
            (1)建立中长期绩效评价机制
            (2)建立与“包干制”相匹配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五、完善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的配套措施
    (一)构建科研诚信体系
    (二)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信息公开制度
    (三)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四)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监督机制
        1. 绩效问责侧重点
        2. 建立财审联动的协同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预算绩效”到“绩效预算”——我国预算绩效评价回顾与展望[J]. 包国宪,张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2]绩效预算改革:国际经验与借鉴[J]. 马恩涛,齐文燕.  财政监督. 2019(18)
[3]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几点探索[J]. 李刚,李鹏丽.  财务与会计. 2019(15)
[4]绩效预算改革的法治化建构[J]. 王桦宇,连宸弘.  财政监督. 2019(08)
[5]绩效预算理论新发展与启示[J]. 赵早早,何达基.  中国行政管理. 2019(03)
[6]从传统绩效预算走向新绩效预算的路径选择[J]. 马蔡琛,朱旭阳.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1)
[7]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公开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北京市、陕西省2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J]. 徐捷.  会计之友. 2018(17)
[8]推进中国公共支出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问题溯源与体系建设[J]. 胡绍雨.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8(03)
[9]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研究[J]. 夏雪.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10]基于绩效预算导向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宋晋娜.  商业会计. 2015(22)



本文编号:3138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138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d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