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07:53
中国传统书院是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传统书院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和优秀的教育理念,仪式教育是其突出的代表。书院仪式教育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一方面,传统社会的礼仪观念发展至宋代呈现出下移趋势,教育者通过仪式教育活动,将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深入扎根于民间地方社会,推动普罗大众修身养性,以促进纲常伦理的维系和国家社会的稳定,这是时代的呼唤。显然,书院教育者开展仪式教育直接受社会礼仪观念变动之约束。另一方面,汉代以来逐渐发展壮大的佛教仪式教育以及历史悠久的地方官学仪式教育,给新兴的书院仪式教育发展带来了挑战。二者在宋代的发展状态以及与书院教育之间的微妙关系间接促成书院仪式教育兴起。书院仪式教育活动的类型集中体现在书院祭祀、考课和讲会之中,书院不同类型的仪式教育均呈现神圣性和象征性的特点,并且道德教育始终贯穿其中。书院仪式教育树立并贯彻“育德为先”理念,将传统社会的纲常伦理、修身养性以及社会责任意识融入到仪式教育之中,促进“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教育目标之实现,育德功能显著。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文化功能,书院继承了传统社会文化中经典的育德思想,通过祭...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书院教育”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书院仪式”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兴起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直接原因:宋代仪式教育观念变革
一、宋代之前传统社会的仪式教育概述
二、宋代仪式教育观念的转向
第二节 间接原因:书院教育与佛教教育、地方官学教育的冲突
一、书院与佛教教育的冲突
二、书院与地方官学教育的冲突
第三章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的类型
一、书院祭祀和考课中的仪式教育:以清代诗山书院为中心
二、书院讲会中的仪式教育:以徽州府书院为中心
第二节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的特点
一、书院仪式教育的神圣性
二、书院仪式教育的象征性
第四章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
第一节 传统书院“育德为先”的教育理念
一、何为书院所育之“德”?
二、对书院“育德为先”理念的评价
第二节 书院仪式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
一、文化功能
二、教化功能
第五章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的当代思考
第一节 当代学校仪式教育的意义及困境
一、当代学校仪式教育的意义
二、当代学校仪式教育的困境
第二节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的当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校仪式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变革之路[J]. 李平. 教学与管理. 2019(22)
[2]论价值认同的生成机制与教育理路[J]. 孟茹玉.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5)
[3]身份认同:《论语》中的祭祀认知问题[J]. 刘伟. 孔子研究. 2019(02)
[4]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文化育人的回顾与思考[J]. 王振. 思想理论教育. 2018(12)
[5]韩国书院文化教育方案研究[J]. 巴黎,李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34)
[6]明清时期陕西书院的祭祀及其社会意义[J]. 黎文丽.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7]大学仪式的育人功能、现实困境与改进路径[J]. 乔凯. 江苏高教. 2018(09)
[8]书院文化的现代意义与当代书院教育的构建[J]. 王净华,吴光辉. 东南学术. 2018(05)
[9]道德自觉·文化认同·共同理想——当代道德教育的逻辑进路[J]. 宋晔,牛宇帆. 教育研究. 2018(08)
[10]从讲学到范俗——明代安福复真书院的讲学活动[J]. 陈时龙.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博士论文
[1]联讲会,立书院:浙江阳明学讲会研究[D]. 兰军.湖南大学 2017
[2]英语世界的书院研究[D]. 陈仙.湖南大学 2016
[3]金代祭礼研究[D]. 徐洁.吉林大学 2012
[4]清代书院的儒学传播研究[D]. 于祥成.湖南大学 2012
[5]国家、身体、社会:宋代身体史研究[D]. 邱志诚.首都师范大学 2012
[6]孔庙祭祀研究[D]. 董喜宁.湖南大学 2011
[7]文化传承中的教育空间与教育仪式[D]. 田增志.中央民族大学 2010
[8]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研究[D]. 李媛.东北师范大学 2009
[9]明代书院讲会研究[D]. 邓洪波.湖南大学 2007
[10]汉唐官学学礼研究[D]. 盖金伟.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元代书院规约研究[D]. 赵梦梅.山东大学 2018
[2]徽州还古书院研究[D]. 高丽娟.安徽大学 2018
[3]清代河南书院祭祀研究[D]. 于晓红.贵州大学 2016
[4]朱子沧州精舍祭祀思想研究[D]. 韩金燕.山西大学 2015
[5]湖北书院功能研究[D]. 裴晓雷.华中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41040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书院教育”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书院仪式”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兴起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直接原因:宋代仪式教育观念变革
一、宋代之前传统社会的仪式教育概述
二、宋代仪式教育观念的转向
第二节 间接原因:书院教育与佛教教育、地方官学教育的冲突
一、书院与佛教教育的冲突
二、书院与地方官学教育的冲突
第三章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的类型
一、书院祭祀和考课中的仪式教育:以清代诗山书院为中心
二、书院讲会中的仪式教育:以徽州府书院为中心
第二节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的特点
一、书院仪式教育的神圣性
二、书院仪式教育的象征性
第四章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
第一节 传统书院“育德为先”的教育理念
一、何为书院所育之“德”?
二、对书院“育德为先”理念的评价
第二节 书院仪式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
一、文化功能
二、教化功能
第五章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的当代思考
第一节 当代学校仪式教育的意义及困境
一、当代学校仪式教育的意义
二、当代学校仪式教育的困境
第二节 传统书院仪式教育的当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校仪式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变革之路[J]. 李平. 教学与管理. 2019(22)
[2]论价值认同的生成机制与教育理路[J]. 孟茹玉.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5)
[3]身份认同:《论语》中的祭祀认知问题[J]. 刘伟. 孔子研究. 2019(02)
[4]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文化育人的回顾与思考[J]. 王振. 思想理论教育. 2018(12)
[5]韩国书院文化教育方案研究[J]. 巴黎,李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34)
[6]明清时期陕西书院的祭祀及其社会意义[J]. 黎文丽.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7]大学仪式的育人功能、现实困境与改进路径[J]. 乔凯. 江苏高教. 2018(09)
[8]书院文化的现代意义与当代书院教育的构建[J]. 王净华,吴光辉. 东南学术. 2018(05)
[9]道德自觉·文化认同·共同理想——当代道德教育的逻辑进路[J]. 宋晔,牛宇帆. 教育研究. 2018(08)
[10]从讲学到范俗——明代安福复真书院的讲学活动[J]. 陈时龙.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博士论文
[1]联讲会,立书院:浙江阳明学讲会研究[D]. 兰军.湖南大学 2017
[2]英语世界的书院研究[D]. 陈仙.湖南大学 2016
[3]金代祭礼研究[D]. 徐洁.吉林大学 2012
[4]清代书院的儒学传播研究[D]. 于祥成.湖南大学 2012
[5]国家、身体、社会:宋代身体史研究[D]. 邱志诚.首都师范大学 2012
[6]孔庙祭祀研究[D]. 董喜宁.湖南大学 2011
[7]文化传承中的教育空间与教育仪式[D]. 田增志.中央民族大学 2010
[8]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研究[D]. 李媛.东北师范大学 2009
[9]明代书院讲会研究[D]. 邓洪波.湖南大学 2007
[10]汉唐官学学礼研究[D]. 盖金伟.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元代书院规约研究[D]. 赵梦梅.山东大学 2018
[2]徽州还古书院研究[D]. 高丽娟.安徽大学 2018
[3]清代河南书院祭祀研究[D]. 于晓红.贵州大学 2016
[4]朱子沧州精舍祭祀思想研究[D]. 韩金燕.山西大学 2015
[5]湖北书院功能研究[D]. 裴晓雷.华中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41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14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