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模型建构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7 06:18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世界上各国的积极响应,各国间交往日益频繁,推动了沿线国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开展了一大批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一带一路”沿线工程项目的开展对参与其中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化能力提出了迫切需求。基于这一背景,本研究遵循“需求分析-能力模型建构-实践分析-对策建议”的逻辑,首先,从社会政治环境、经济文化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三个维度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的需求;其次,基于能力结构模型和胜任力模型等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主题相关文献,国内走向沿线的企业调研材料以及关注“一带一路”开展研究的专家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尝试从知识、技能、素质和文化四个维度构建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化能力模型;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了在“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经验较为丰富的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作为案例,从培养目标,培养举措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高校“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的有益经验和不足;最后,以“一带一路”工程技术人才国...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路线图??资料来源:自行绘制??1.4.3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改进的研究[J]. 徐洪涛,陆威.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S1)
[2]“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船舶动力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王洋,靳相玮,路勇,费景洲,谭晓京,杜敬涛,李学民.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S1)
[3]面向“一带一路”的中国工程人才全球胜任力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J]. 姚威,储昭卫,胡顺顺. 重庆高教研究. 2019(02)
[4]“一带一路”视角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路径[J]. 宋发富.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12)
[5]“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改革路径[J]. 刘宝存,肖军. 高校教育管理. 2018(05)
[6]“一带一路”倡议下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J]. 孙琪,刘宝存. 中国高教研究. 2018(08)
[7]全球治理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战略思考[J]. 黄明东,陶夏. 现代教育管理. 2018(07)
[8]“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J]. 陈琪. 现代教育管理. 2018(06)
[9]“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大数据的分析报告[J]. 穆正礼,罗红玲,蓝玉茜,魏珮玲. 海外华文教育. 2017(07)
[10]“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J]. 陈海燕.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6)
博士论文
[1]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D]. 刘晓璇.浙江大学 2018
[2]基于协同理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结构与机制研究[D]. 何剑彤.大连海事大学 2015
[3]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D]. 高树昱.浙江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国际化现状比较研究[D]. 段伟超.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
[2]工业4.0时代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李超.郑州大学 2017
[3]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D]. 谢布和.天津大学 2016
[4]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全球化能力的研究[D]. 李娜娜.南京大学 2015
[5]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研究[D]. 刘娜.吉林大学 2015
[6]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 靳晨.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
[7]欧林工学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刘雅丽.华中科技大学 2014
[8]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研究[D]. 纪颖.天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42954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路线图??资料来源:自行绘制??1.4.3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改进的研究[J]. 徐洪涛,陆威.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S1)
[2]“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船舶动力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王洋,靳相玮,路勇,费景洲,谭晓京,杜敬涛,李学民.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S1)
[3]面向“一带一路”的中国工程人才全球胜任力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J]. 姚威,储昭卫,胡顺顺. 重庆高教研究. 2019(02)
[4]“一带一路”视角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路径[J]. 宋发富.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12)
[5]“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改革路径[J]. 刘宝存,肖军. 高校教育管理. 2018(05)
[6]“一带一路”倡议下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J]. 孙琪,刘宝存. 中国高教研究. 2018(08)
[7]全球治理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战略思考[J]. 黄明东,陶夏. 现代教育管理. 2018(07)
[8]“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J]. 陈琪. 现代教育管理. 2018(06)
[9]“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大数据的分析报告[J]. 穆正礼,罗红玲,蓝玉茜,魏珮玲. 海外华文教育. 2017(07)
[10]“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J]. 陈海燕.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6)
博士论文
[1]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D]. 刘晓璇.浙江大学 2018
[2]基于协同理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结构与机制研究[D]. 何剑彤.大连海事大学 2015
[3]工程科技人才的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D]. 高树昱.浙江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国际化现状比较研究[D]. 段伟超.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
[2]工业4.0时代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李超.郑州大学 2017
[3]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D]. 谢布和.天津大学 2016
[4]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全球化能力的研究[D]. 李娜娜.南京大学 2015
[5]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研究[D]. 刘娜.吉林大学 2015
[6]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 靳晨.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
[7]欧林工学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刘雅丽.华中科技大学 2014
[8]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研究[D]. 纪颖.天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42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142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