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第二课堂开设与实施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8 00:48
  戏曲艺术的持续发展始终离不开戏曲教育的支撑,二者血脉相融,荣损与共。新时期戏曲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探索更加符合戏曲人才培养规律,寻找更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戏曲教育模式。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将第二课堂应用于学校的教学中,与第一课堂统筹协作、合力育人,以培养出本领扎实、思维创新、人文素养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当前“第二课堂”理论正在发展,高校也都在积极探索第二课堂育人的方式。如何使第二课堂围绕戏曲专业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发挥作用是当下应该探究的关键问题。本论文共分为五章,以中国戏曲学院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为例,探究戏曲高等教育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对第二课堂理论进行梳理,结合目前教育背景分析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的现状、成效和不足。其中,第三章、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对中国戏曲学院第二课堂发展演变的路径及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借助问卷访谈等实证研究手段,了解第二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和研究生对待活动的态度和感受,将戏曲专业研究生第二课堂现状呈现出来。通过对课题研究总结学院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成效及不足,推动第二课堂教学建设。基于对第二课堂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第二课堂对戏曲专... 

【文章来源】: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第二课堂开设与实施状况研究


需要层次理论模型,来自百度图片)

体验学习,理论模型


了启发和理论指引。为了更细致描述体验学习过程,大卫·库伯构建了一个体验学习模型,包含具体体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检验四个要素。具体体验是指个体在接触客体的时候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反思性观察是指通过回顾自己体验的过程,思考自己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和反思将感知的结果进行内化。抽象概念化是一个感性活动上升为理性活动的过程,通过某种符号建构一种理论或模型,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主动检验即在一个新的情景中检验所获得的理论是否合理、可靠。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可参考下图,通过图2的模型可以看出体验学习强调理论的应用和共享,体验只是学习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通过观察和反思总结出理论最终将其应用于实践才是体验学习的目的,这一理论为第二课堂教学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图2体验学习理论模型)15(美)大卫·库伯(DavidA.Kolb):他1984年在《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一书中提出。16(英)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1820—1903):1861年在其著作《教育论》(原名《教育、智育、德育和体育》)中提出,

论坛,戏曲


评选,再到组织展演将论文呈现在舞台之上,这种形式与戏曲界一些比赛的形式也很相像,比如说戏曲知识竞赛或者戏曲唱段竞赛,既富有趣味又可以从中得到很多锻炼,国戏论坛正是借鉴了这些戏曲比赛的一些形式和相关经验。”正如王老师所言,国戏论坛在比赛形式上汲取了戏曲唱段比赛的精巧构思,而且为了营造一个更加具有竞争性和严肃性的气氛,在舞台设计上也借鉴了戏曲竞赛节目选手登台时的场景设计,舞台上设有一道圆形拱门,参赛选手依照顺序从这里出场,这也类似于戏曲表演中的亮相。舞台左侧是选手演讲和展示的区域,如图3。(图3第十二届国戏论坛演讲现场)国戏论坛每两届会出版一部论坛文集,现如今已出版7部,分别为《韶韵芳华》、《雅韵正音文曲华章》、《雏凤清声》、《笔墨流芳春华秋实》、《万泉星汉灼灼其华》、《氍毹麈谈岁月流声》、《梨园翠雅阆苑新声》,目前共计收录优秀学术论文总计305篇。论文发表以前,还需要进行严格的修改和调整。在谈到获奖论文的出版把关上,科研与研究生工作处教学秘书薛老师表示:“获奖论文需要学生再次修改交由学校统一在知网查重,重复率不得高于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书院制:高校第二课堂教育实践的新思路——基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理论视角[J]. 郭姣姣.  高教学刊. 2019(24)
[2]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运行机制探究[J]. 吴疆鄂,唐明毅,聂清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10)
[3]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创建途径探索[J]. 李慧.  新西部. 2019(03)
[4]在纪念史若虚校长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 龚裕.  戏曲艺术. 2018(04)
[5]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放飞思维的殿堂[J]. 孙德春.  新校园(中旬). 2018(08)
[6]戏曲艺术高校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探究[J]. 王扬.  中国校外教育. 2018(21)
[7]戏曲教育的新态势[J]. 傅谨.  艺术教育. 2017(21)
[8]大学生第二课堂研究:历程、焦点与前瞻——基于1999—2016年CNKI的文献述评[J]. 曾剑雄,宋丹,高树仁.  重庆高教研究. 2017(06)
[9]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建设[J]. 李京丽.  大众科技. 2017(05)
[10]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第二课堂体系建设[J]. 陈大勇,罗敏,刘清才.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04)

硕士论文
[1]独立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 唐思敏.广西师范大学 2018
[2]大学校园文化功能新探[D]. 曾桃.中国戏曲学院 2014
[3]吉林省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构建研究[D]. 赵新宇.吉林农业大学 2013
[4]高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成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44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144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3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