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理工科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9 02:38
  理工科研究生是理工科院校培养的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技术人才,是我国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之一,也是我们当今社会所紧缺的重要人才。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育才先育德,立德才能树人,加强理工科专业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我国培养的高科技人才,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的政治立场,是目前高校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扩招,理工科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质量却没有相应的提高,部分理工科研究生身上出现了社会责任感缺失、集体观念淡薄、知行不一、功利主义倾向明显等一系列思想道德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首先主要介绍了选择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同时分析和概述了当前有关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现状。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分析了理工科研究生思想道德现状和存在的几点主要问题: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责任感缺失,集体观念淡薄、科研诚信意识相对较差等原因。并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以及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从分析中找到加强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 

【文章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SCT
一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概况
        3.国内研究成果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难点与不足
        3.预期成果
二 理工科专业研究生思想教育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理工科专业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缺失、集体观念淡薄
    (二)理工科专业研究生价值取向多元化
    (三)理工科专业研究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缺乏
    (四)理工科专业研究生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五)本章小结
三 理工科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2.市场经济的负面带来的影响
        3.理工科研究生就业形势影响
        4.网络信息化社会的不良影响
        5.中西方文化交汇碰撞的影响
    (二)学校因素
        1.研究生招生对策需调整
        2.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明显
        3.理工科研究生思想认识不到位
        4.理工科研究生管理体制不合理
    (三)自身因素
        1.部分理工科研究生受挫能力差,缺乏意志力
        2.部分理工科研究生心理不成熟,抗干扰力差
        3.部分理工科研究生现实压力大,无减压途径
        4.部分理工科研究生重个人利益,缺集体观念
    (四)本章小结
四 加强理工科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1.改变理工科研究生重理轻文的思想
        2.改变传统教育理念
        3.加强理工科研究生自我教育
    (二)开展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活动
        1.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三)完善理工科研究生培养制度
        1.管理体制改革
        2.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水平
        3.加强理工科研究生思想道德考核监督机制
        4.管理方式信息化
    (四)整合理工科研究生教育资源
        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对理工科研究生主渠道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
    (五)构建专业课教师与导师共同担责体系
        1.提高理工科研究生专业课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
        2.加强理工科研究生导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六)优化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1.建立理工科研究生网络教育平台
        2.拓展理工科研究生实践教育方法
    (七)本章小结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176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176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5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